艺术中国

学院派眼中的当代陶瓷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2-25 14:31:21 | 出版社: 《当代艺术》杂志

牛茂林 《From To》 大小不等 陶瓷 2009年

徐鑫桦(中国美术学院)

CONTEMPORARY ART:您是如何在衡量了陶瓷材料的功能性,以及陶瓷本身的材料属性来进行自己的观念表达?在很多人看来,陶瓷是中国文化的同义词。但对于我,我更愿意将我的陶瓷翻译成ceramic而不是china,将它还原为一种初生状态的材料。同时,很多人觉得陶瓷是器皿的代名词,这就涉及到陶瓷材料的功能性,但我认为,陶瓷的本质是材料,器皿的本质是空间,带有功能性的器皿是陶瓷的表现形式之一,不是唯一。同时,现在有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注重陶瓷的本身的材料属性,比方利用瓷器易碎的特性或细腻光洁的特质进行创作,但大多都比较趋向陶瓷的物理属性。

CONTEMPORARY ART:就上一个问题,是否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自身、媒介以及观念三者之间是如何磨合的?

以我一件叫做《无绳之缚》的作品为例。在这件作品之前,我做过一些捆绑主题的作品。捆绑主题的缘来是我和陶瓷材料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那种禁锢与张力,束缚与自由一直纠缠不清,一直在困扰着我。直到我自己的作品《无绳之缚》的出现,原先作品中常用的细绳消失了,但“衣服”反倒处于极度压抑的状态。在此时此刻,我通过我的陶瓷作品,终于把我与陶瓷之间的关系理清—任何时候你都不是被什么外力捆绑,而是被你自己捆绑!

CONTEMPORARY ART:您是如何在衡量了陶瓷材料的功能性,以及陶瓷本身的材料属性来进行自己的观念表达?在很多人看来,陶瓷是中国文化的同义词。但对于我,我更愿意将我的陶瓷翻译成ceramic而不是china,将它还原为一种初生状态的材料。同时,很多人觉得陶瓷是器皿的代名词,这就涉及到陶瓷材料的功能性,但我认为,陶瓷的本质是材料,器皿的本质是空间,带有功能性的器皿是陶瓷的表现形式之一,不是唯一。同时,现在有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注重陶瓷的本身的材料属性,比方利用瓷器易碎的特性或细腻光洁的特质进行创作,但大多都比较趋向陶瓷的物理属性。

CONTEMPORARY ART:就上一个问题,是否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自身、媒介以及观念三者之间是如何磨合的?

以我一件叫做《无绳之缚》的作品为例。在这件作品之前,我做过一些捆绑主题的作品。捆绑主题的缘来是我和陶瓷材料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那种禁锢与张力,束缚与自由一直纠缠不清,一直在困扰着我。直到我自己的作品《无绳之缚》的出现,原先作品中常用的细绳消失了,但“衣服”反倒处于极度压抑的状态。在此时此刻,我通过我的陶瓷作品,终于把我与陶瓷之间的关系理清—任何时候你都不是被什么外力捆绑,而是被你自己捆绑!

徐鑫桦 《寻找》 120×120cm 瓷、镜框 2009年

1  2  


下一页陶瓷媒介的当代延伸上一页当代语境下的“本土化”价值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汇》十二月刊
· 幻化—冰蝴蝶翡翠展,向当代艺术致敬
· 当雕塑邂逅自然
· 陈芸 诗意的生命蜕变
· 中国制造的英伦梦
· 当代语境下的“本土化”价值
· 学院派眼中的当代陶瓷
· 陶瓷媒介的当代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