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巫鸿序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9-29 11:05:55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我和蔡青并不熟。见到他或听到他都是通过艺术的机缘——主要是通过他的行为艺术。因此现在想来,我们之间能够有这种断断续续、不期而遇的关系也可以算是他的艺术活动的一个成果——因为他在本书里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行为艺术的互动性,主要是人的互动。没有互动就没有行为艺术,或是有行为而无艺术。

这篇短序可以说是由他开启的,我们之间互动的延续。我和他第一次接触是通过《生存痕迹——中国当代艺术内部观摩展》。时间是1998年,地点是北京朝阳区三环以外4.5公里处姚家园村内刚刚建立的一个名叫“现代艺术工作室”的大院,原来是村里一家工厂的车间和仓库。这个展览是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蓬蓬勃勃的中国当代艺术另类展览中相当突出的一个,其独特之处在于利用北京城乡交接的地理位置探测时代与艺术家个人脉搏的共振。两年后我在一本名为《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Exhibiting Experimental Art in China)的书里对它做了介绍和讨论。展览中有不少出色的作品。蔡青的是开幕式上做的一个名叫《耕种》的行为表演:在大院中间划出一片农田来开荒种地,将大把大把的硬币撒在犁出的沟里,大约是给当时全民共做的发家梦提供一个形象比喻。但他在这个展览中的身份不仅仅是位艺术家,同时也是展览策划人和图录编辑者之一(另一策划人和编辑者是冯博一)。

此外他还是展览所在地“现代艺术工作室”的创立者——那时他从德国10年游历回来,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专业艺术基地以推动高水平的当代艺术实践。但是他也没有真的回来:“现代艺术工作室”联系方式中的两个地点是德国科隆和法国巴黎,在地联系人都是蔡青自己。我在这里特别提到这个展览,是因为我后来逐渐知道,这种多重地点、复合身份、全球游动、在性质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若干平台上同时工作的方法,可以说是他的一贯特色。他本来是学版画的,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在校期间正是浙美思想最为活跃、孕育着85新潮一代弄潮儿的时刻。

1989年他移居德国,先就读于斯图加特美术学院,进而在欧洲当代艺术的熏陶下从1994年起投身于行为艺术。初期作品包括《1+1》,以贴着中国人面孔的超市包装盒为构成材料,使其叠积、散布和漂流在欧洲的城市、田野和水域里。在1996年的《尘积与抹擦》中,他装扮成一个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千年沉睡后逐渐苏醒。这个作品施行于德国一家歌剧院的中场休息时段,在古典歌剧和当代行为这两种“表演”之间造成微妙的张力。

1998年《生存痕迹》展后,我在吴美纯、邱志杰策划的《家:当代艺术提案》展里看到了他的装置行为作品《寻找我二叔》。蔡青的二叔兼具英雄与疯人两种身份,二者到达水乳交融、不辨彼此的程度:以军医身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此后一直给毛主席写信提出种种建设祖国的宏伟计划。1989年入狱,出狱后在乡里仍孜孜撰写有关人类现状与未来的宏伟著作。把这个狂热、扭曲、病态的灵魂推到现实中的前台,蔡青所反思的是过去几十年来理想对人性的异化。这些早期作品已经显示,在“复合身份、多重地点、全球游动、游移平台”这几个特点之上,蔡青的作品还具有另一个倾向,即题材和所指的多向性:他的种种计划并非是单一主题的持续和延长,而是在历史、现实、文化、城市、自然之间不断游动,随时寻找着参与和互动的契机。

2001年移居纽约之后,他的活动范围愈益扩大,互动的触点也越来越多样。他的行为作品的实施地点包括了北京、成都、西安、长沙、桂林、重庆、澳门、台南、纽约、伦敦、卢森堡、巴黎、特里尔、维多利亚、卡塞尔、曼谷、马尼拉、新加坡、缅甸、越南、湄公河等。其内容和合作者也是形形色色,艺术计划常常突出与地点、现场和时事的关系。几年之后,他的身份和事业发生了又一个重要变化:他从独立艺术家暨策展人进入到“学院”和“研究”的领域。从2007年起他开始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任教,对学术的兴趣进一步引导他回到母校中国美术学院攻读博士。

2011年获博士学位,论文随即成为这部《行为艺术与心灵治愈》的底本。而其姐妹篇《行为艺术现场》则是他在2007年到新加坡任教后,对所参与的东南亚和中国的各种行为艺术节以及自己实施和策划的行为艺术计划所作的一份完备记录。不加夸张地说,在行为艺术这个领域里,这两部书是我所知道国内出版的最成熟和最深入的一套著作。尤其是《行为艺术与心灵治愈》,更将学术性与实践性二者做了系统、独特的结合,同时提出了有关行为艺术功效的这一独特理论。“引言”部分对行为艺术的定义和历史做了相当冷静的概述。其后的“上篇”继续了这种学术论述的风格,引证中外实例探讨行为艺术的核心——即它的各种互动方式。

“下篇”则推出著者有关行为艺术运用于心理治疗上的理论。其基础观念是艺术可与人类心灵相通,而以人体和行动为媒介的行为艺术则能够最直接有效地触及自我和对象的心灵,产生舒缓和安慰的作用。这一理论明显与精神分析学及其在艺术的运用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是这种运用在当代艺术中的发展。对我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理论阐述,还在于它对大量行为艺术作品的介绍和分析。由于作者本人是实践行为艺术家,对这门艺术有着切身而深入的理解,也由于他的分析是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中、结合各种概念和不同观察角度做的,因此读起来与以往一些书刊中对行为艺术的泛泛介绍相当不同,触及到许多作品的深层的社会和人文意义。从这个角度说,这本书,以及《行为艺术现场》,对研究和书写中国和世界的当代美术提供了经过消化的材料。以另一个角度读《行为艺术与心灵治愈》,从“引言”到“上篇”、“下编”和“附录”,作者的身份从客观分析者向主观参与者逐渐转化,观察的角度和叙述的声音越来越具有主体性和判断性,书的性质也不断增加互动的涵义。

最后,蔡青以个人名义给世界上的一些优秀行为艺术家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直接征求他们对于本书提出的两个核心问题的反馈。这两个问题一是这些艺术家如何考量他们自己作品中的互动成分,二是他们是否同意行为艺术有沟通心灵和治愈的作用。本书50余页长的“附录”包括了他所收到的回答。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一项带有相当实验性质的写作计划:书尚未发表之时,已经含有了著者与读者的互动。

2012年3月于芝加哥

下一页正文一上一页栗宪庭序:行为艺术很“近人情”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正文一
封闭式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