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教育方观点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8-01 16:36:43 | 出版社: 《艺术银行》

《艺术银行》本期专题独家专访了多位专家学者,其中现任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有限公司学术研究部总监的赵孝萱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马健,都是经历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后,走上专业化从业道路,并且近年来也从事艺术教育和培训,曾受邀为多家课程班授课和讲座。让我们来听听他们作为教育方的观点。

赵孝萱-图片提供王甜

赵孝萱:艺术教育需要民间力量的加入

艺术银行VS赵孝萱

艺术银行=ART BANK 赵孝萱=赵

ART BANK:听说您最近在为北京顺义区的一家社区艺术中心开设艺术鉴赏课程?

赵:是的,这是一组针对年轻妈妈设计的课程,上课地点位于北京顺义区欧陆广场的游艺时光艺术中心,课程的主题是“艺术鉴赏与投资”。台下坐着的,大多是30岁左右的年轻妈妈,大部分有留学背景,或是企业老板,或是在外企做高管,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想给家里添置一些有品位的收藏品,同时也作为投资。之前,我也曾为其他一些高端人士讲过类似的课程,例如清华总裁班或是宝马客户班,但都不如这个给孩子家长开设的小班课带给我的震撼更大。当听到台下的学生对法国卢浮宫、凡尔赛宫以及西班牙马拉加博物馆的藏品如数家珍时,我真的大吃一惊。那些前来听课的女士们具有很高的国际视野和品位,有很多出国旅游和外派的机会,她们欠缺的是专业系统地了解艺术史的脉络和美学标准的变迁。她们对于文化非常热爱和尊重,上午来听我的理论课,下午回到家还会有兴趣亲手创作。

ART BANK:您这个艺术鉴赏课程是怎样设置的?

赵:我的课程主要是美术史讲解、经典作品赏析。我每次上课通常会从艺术史中选取三位代表性艺术家,比如中国的范宽、董其昌、八大山人,西方的毕加索、安迪•沃霍尔、波洛克,通过对他们的作品分析比较来阐释艺术史和美学观念的变迁。也会向学生介绍涉及到的艺术市场知识和收藏技巧。讲完艺术市场的结构、画廊的定价规律,周末我带她们去北京798艺术区,参观一些外资画廊,实地看展览和体验拍卖会,我从她们眼中真的看到了那种跃跃欲试的眼神。

ART BANK:学习艺术鉴赏课程会直接激发她们收藏艺术品的热情吗?

赵:目前这些女士们经过学习,对艺术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也在尝试收藏艺术品。因为她们并不全是大企业家,可支配资产占家庭资产比例并不是特别大,容易接受的艺术品价位在10万元以内,所以我建议她们从画廊购买或者从艺术家工作室购买,拍卖无疑对她们还太过刺激,所以我不建议。

1  2  3  


下一页精英阶层的艺术再教育上一页徐行:学院功底助我领跑艺术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银行》第五期
· 李栩慧:教育推动人生转型
· 凌鸥:泡在博物馆里学艺术
· 史密森尼教育中心
· 徐行:学院功底助我领跑艺术
· 精英阶层的艺术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