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烟囱:遇到一个人很重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7-05 11:32:09 | 出版社: 《艺术银行》杂志

烟囱

采访_Akira 编辑_刘佼

烟囱,出生于1983年,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2005年签约星空间。

烟囱-Yan-Cong-闪电斗篷-Lightning-Cloke-170cm-×-115cm-布面丙烯-Acrylic-on-Canvas-2011

发现“烟囱”

烟囱本名彭撼,“烟囱”是网名,他的艺术生活是从寝室里的孤单和无聊时光中挖掘出来的,并通过给网友发自己的漫画和小插图来克服孤独感。烟囱常常使用不起眼的工具作为最基本的材料:圆珠笔、报纸拼贴、低科技的数码绘画工具,甚至针线他都用过,这些简单的原料反映出作者试图回归单纯生活的愿望。在不同尺寸和质感的纸面上,神话怪物的奇遇在烟囱的寂寞世界中展开。

烟囱作品的叙事能力在从小读漫画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美院国画系的教育背景在画面处理的技术层面上有所助益。他在博客上跟朋友分享创作的所有作品,通过漫画的创作,烟囱不仅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度,还自己参与到漫画书和“绿校展览”的发起策划工作中,积累了出版编辑及展览策划的经验。

房方就是通过漫画书SC(Special Comic)知道烟囱的,当时参与漫画书创作的还有温凌。星空间初建寻找年轻艺术家的时候,温凌成了二者之间的搭桥人。

烟囱回忆:“房方找到我的时候,让我拿所有的作品去教室,他看了我所有的画,一开始让我签约,我还不想签,我对卖画还是有抵触的。”后来烟囱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自己都没办法保管,加之考虑到应该与画廊合作让更多人看见,才接受了星空间的签约邀请。2005年开始与星空间合作,第一次签订合约合作3年。当时,烟囱还是未毕业的学生。

1  2  


下一页黄静远:享受多样身份上一页遇见未来艺术之力量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银行》第六期
· 孔令楠:希望有更好的展览机会
· 杨大宇:80后藏家在行动
· 李东妊:热爱成就收藏
· 房方:要用资产的零头去买作品
· 烟囱:遇到一个人很重要
· 黄静远:享受多样身份
· 张晓刚:我不是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