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黄静远:享受多样身份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7-05 11:18:32 | 出版社: 《艺术银行》杂志

黄静远_C城市的那点事 8_55cm x 55cm_纸面丙烯_2012

信任合作画廊,尊重商业规律

在决定与FORCE画廊合作后,黄静远就把自己的全部信任交予了对方。在中国,FORCE画廊算是外来者,而久居国外的黄静远的做事方式也基本完全西化,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黄静远与画廊达成了一种理念上的一致,她放心地在家画画,销售的事情完全不担心。黄静远是如此描述的:“我相信画廊的选择,他们不会把我的作品卖给投机的人。况且,我相信投机的人可能也并不喜欢我的作品。”各自做好各自的分内之事,是黄静远在工作中最基本的信念,所以在问及她对画廊有什么不满或者建议的时候,黄静远的态度非常明晰:“画廊在做一些决定或者方案的时候都会跟我及时沟通,他们帮我做了很多专业上的事情,所以我没什么其他的要求,这样已经很好。”

黄静远第一次在中国卖出作品就是在“青年艺术100”的北京开幕展览上,FORCE画廊老板李东妊对作品一见倾心,自己掏钱买下两张。这两张作品后来被放在一个展览中展出,白兔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基金会在展览上看中这两件作品后,李东妊出于对艺术家前途的考量,忍痛割爱;之后李东妊又陆续购入多件黄静远的作品,可谓其忠实“粉丝”。除了李东妊本身除了收藏还与黄静远有合作需要常接触之外,黄静远很少私下跟藏家联系,更不会卖作品给他们。“在西方,就连美术馆都是从画廊购买作品的,更何况个人,商业就必须按照商业的规律去做。”黄静远坚守“对商业没有任何规划原则,一切交给画廊”的理念近乎固执。但是如果藏家愿意找她聊天她也并不抗拒——甚至会非常认真地听取藏家的意见:“藏家是与你的作品有很亲密关系的人,他们的意见更应该花精力去听,因为作品就是一个个生命,藏家跟生命有关系,我也希望从其生命体验里得到一些反馈。”

理想状态是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创作中

在谈及年轻艺术家成名问题的时候,黄静远很认真地开了个现实的玩笑:“对女艺术家来讲,最好的出名方式是嫁一个懂艺术的有钱人。他可以帮助你、扶持你、理解你,然后助你成名。”不知道她如此大胆犀利的话语是否会引起其他人的不快,但是心直口快的黄静远对于成名确实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在国外,年轻艺术家的生存状况远差于国内,他们大都不靠艺术为生,日常工作,周末绘画,不急于成名也并没有国内那么多的机遇。而这种状态也基本融入黄静远的思维中,在她的概念中,社交是要严格控制在“艺术”范围内的,而自己社交的身份也基本不以艺术家为主——更多的是评论者的身份。这种“社交”不是狭义意义上的“我跟你认识,我们可以互换什么,而是以一种兴趣和思想,还有知识的宽度为重点的衡量角度”。黄静远认为,这种广度和深度上的社交才是对长久艺术家身份发展的一种独特补充,而不仅仅单纯是因为想要卖作品或者出名。也正是因为对自己的职业有这样明晰的概念,黄静远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确切的规划,在她的想法中,做一个好的艺术家绝对不仅仅需要作品好而已,她要的是多样的身份下带来的更为广阔的艺术生涯。

1  2  


下一页张晓刚:我不是藏家上一页烟囱:遇到一个人很重要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银行》第六期
· 孔令楠:希望有更好的展览机会
· 杨大宇:80后藏家在行动
· 李东妊:热爱成就收藏
· 房方:要用资产的零头去买作品
· 烟囱:遇到一个人很重要
· 黄静远:享受多样身份
· 张晓刚:我不是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