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编辑/撰文_韦秀群 摄影_安文鹤 图片提供_百雅轩 翻译_邹鹏 视觉_Phoebe Chan 罗尔纯作品《九月》163x154cm布面油彩1995他的艺术不仅表现在作品上,而且首先表现在心灵里,如果说金钱和权势容易获得人们的青睐,异化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和自身价值,那么他无疑是彻底保持其艺术家本色的一位画家—为纪念恩师颜文樑,罗尔纯写下以上字句,用以怀念,也用以自勉。 “本色”二字,于艺术家而言何其珍贵。在罗尔纯身上,一直保留着一种“血性”,那是对于艺术的执著向往,更是对于内心的真诚回应。从湖南湘乡至苏州美专,他从沧浪中来,又回归到沧浪中去。那个属于艺术的纯真年代,深深地将痕迹烙在他们的创作灵魂中,更透射成“举世共爱”的人生哲学。 沧浪亭边,热血青春 2 010年3月,罗尔纯在苏州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展览,名为《回归沧浪》。当他站在沧浪河畔,看着那依旧雄伟的古希腊列柱式建筑,恍若回到了六十多年前的那个熟悉场景:一个16岁少年,在素描教室里奋力练习,他画下对未来的期许,也留下了自己的青春。整整5年的时间,罗尔纯在苏州美专度过的每一个日子,为伴的是散落在校园内的石膏塑像,那是校长颜文樑从法国历尽千辛万苦所带回, “它们中有的足一人高,可惜几经破坏后现在存留无几”,罗尔纯为此感到非常遗憾。但至少,他和它们曾拥有过那样一段纯净且透亮的光阴。那是一个充满热血的年代,中国美术界流传着“四大名校长”的传说,除了颜文樑外,还包括时任北平艺专校长的徐悲鸿、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以及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刘海粟。那时的他们秉承着不同的艺术教育理念,如颜文樑坚持古典主义,徐悲鸿倡导写实主义,林风眠提倡中西融合,刘海粟强调自由创作。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保留艺术教育中最崇尚的“血性”,“让学生在创作时不受任何污染,完全释放出本真的个性”,罗尔纯说。在他们的全力庇护下,艺术创作站在了自由的制高点。罗尔纯从颜文樑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绘画技艺,更是收获了他的“快乐说”—“我画画快乐,把快乐给了别人,别人感到快乐,我自己更快乐”。与此同时,颜文樑倡导的“艺术至尊,举世共爱”之精神,已深深烙印在罗的身上及灵魂中。在罗尔纯眼中,颜文樑的词汇中只有“爱”,从未有“仇恨”的存在。 “他所苦心经营起来的艺术殿堂是一个充满爱的博大世界,而他自己则是遨游在这座艺术宫殿里的一尊神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