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用玉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玉器也是中国早期文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玉在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都占有重要位置,人们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多层面的文化内涵,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玉文化。东汉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对玉的定义是“玉,石之美者”,所以玉又称作玉石。 玉石是石中的高级质料,在自然界中稀少难得,其加工技术又繁难不易,所以早期人类并未大规模的加工和使用玉器。迄今所知,我国玉器的最初萌芽是距今70-20万年前的“北京人”用水晶制作的工具。不过,在整个旧石器时代,人类对玉石的加工和使用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直到距今1万年前后时,由于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石器加工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始有意识的选择玉料、加工玉器,原本作为生产工具的玉制品,逐渐失去其实用意义,成为豪华的奢侈品。 在新石器时代,玉器并非一般成员所能拥有,只有氏族公社内部的上层重要人物、氏族首领或宗教领袖,才能拥有这种高级的玉制品。而随着史前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分层的日趋明显,玉器逐渐成为财富、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具有了礼器的功能。在我国的新石器时代,有两个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是以发达的玉器著称于世的,即南方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和北方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而处在南北两大玉系中间的山东地区,虽然没有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那么发达,仍然体现出了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 山东地区的原始居民加工和使用玉器,目前最早可追溯至北辛文化时期。(全文详见《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第2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