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形式• 形象• 形而上——张杰油画山水的绘画语言阐释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4-20 14:15:26 | 出版社: 中国艺术出版社

 

张杰作品2

形式的目的是形象。也就是说,艺术家们对形式的探究和运用,最终是为了寻求到一种更贴切的表达方式来创造出艺术形象。如果说形式还停留在技术层面,那么用形式塑造出的形象就体现着艺术家的情绪和创作意图了。纵观张杰的山水画,他在画布上呈现的不是纯客观的自然山水,而是表现直觉的视觉感受,类似于20世纪英国形式主义理论家贡布里奇所说的,即画家所画的是自己双眼所见、内心所感的变了形的主观世界。当然这种变形的风景其渊源应该追溯到中国的传统山水画,中国的传统山水中强调画心象,而西方的风景画在独立为专门的画种之后就被纳入了写实的框架中,强调风景形体构造的客观性,直到印象派之后的表现型风景才与中国山水有了共同语言。虽说张杰所塑造的主观山水的形象有着深厚的文化印记,但又与过去的传统山水画有着很大的不同。张杰的山水画留白较少,铺满画布的光影色泽跳跃激荡,气势磅礴雄壮伟阔的山山水水中张扬着艺术家奔腾的情感,很有点象梵高那样一种激情难抑的风格,这与传统山水画含蓄内敛的格调有着天壤之别。

在张杰早期的山水画中,可以看到他对大自然热爱甚至是膜拜,在他的《绿色印记》、《谧》、《远山也精彩》、《远山更明亮》、《升》、《疑》等几组作品中,有山岚飘荡的清晨、斜阳暖照的日暮、姹紫嫣红的绚丽春景、郁郁葱葱的浓烈仲夏、落英缤纷的灿烂初秋、白雪皑皑的静谧隆冬……山水的美好就这样四季不息昼夜不停地被展现在他的画作中。《连线》这一组作品的创作标志着张杰的山水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之前的作品中,他力图捕捉山水的自然之美,他笔下的山水空灵地存在着,是一种是纯净化了的外部世界。但在《连线》中,画面上美好的风景被纵横交叉的电线所分割,画面静谧的美被曲折的黑线生硬地打破,很明显,艺术家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抒写理想中的山水,他开始关注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给自然和生态带来的灾难。顺着这个思路,接下来,张杰一连画了《带红印的山水》、《被切割的山水》、《被撕裂的风景》、《红线》等几个系列组画。在《连线》中艺术家还比较谨慎的使用的黑色细线条,在《带红印的山水》和《被切割的山水》中粗粝强硬地占据了画面,美好的风光被横亘的黝黑电缆线无情割裂。在《带红印的山水》和《红线》两组画中,朱红的印章和圈地红线同样鲜明强势的占据了画面中的显著位置,自然就这样毫无反抗的被人类强占。而在《被撕裂的风景》中,大片被推土机掀开的赤红土地包围着落落荒芜的杂乱绿意,强烈的色彩对比既表达了艺术家强烈的情绪,也带给欣赏者浓重深刻的视觉和情感体验。对于某些艺术家而言,绘画走到形象的成功塑造这一步就已经足够了。

1  2  3  


下一页重于泰山的“鸿毛”上一页曾传兴:有计划地创作,不迷茫的未来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新视觉》四月刊
· 形式• 形象• 形而上——张杰油画山水的绘画语言阐释
· 重于泰山的“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