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朗格的解读也存在一个疑问:作为一个写实的画家,丢勒应该会把强奸描绘成强奸,这个女人被海怪抢走,在画面上应该体现出剧烈的反抗。但是,丢勒的特点就是对海怪进行幻想般的描绘。比如,我们让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根据“骑士”、“死神”和“魔鬼”这几个词联想一个画面,如果没有看过丢勒的这幅画,他肯定会立刻想象出一幅战斗的画面。但是丢勒却通过死一般的沉寂把这三个概念描绘了出来。他很可能也用了同样的方式重新塑造了女人和海怪的主题。也许,正在河边洗澡的女人与被海怪抢走的这个女人具有内在联系,或者这个被抢走的女人属于岸边那个举着双手的突厥人。所有这些都不过是猜测,无法在画中得到证实。谁能确定趴在斜坡上的那个女人是不是被海怪抢走的这个女人的母亲?其实,整个画面完全可以这么理解:河边城镇上的居民正在用一种东方的手势呼喊见到了这头怪物,向岸边逃跑的女人就更容易解释了——她们见到鲨鱼也同样会马上往岸上跑。远处海面上的两个东西好像来自另外一个世界,它们好像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仍然在不紧不慢地向远处移动。而这个被抢走的女人也非常安静。 暂且不论前面的这些解读是不是可信,这些解读者的思维和理解力够不够敏锐,我们先来看一幅与丢勒的《海怪》非常相似的现代艺术作品——勃克林(Bocklin)的《乐土》(柏林国家艺术画廊)。这幅画描绘的也是一只水里的怪物背着一个裸体的女人,水里同样有其他正在洗澡的女人,岸上也有人。吉多·豪克曾经认为这幅画画的是《浮士德》第二部分的“卡戎和海伦正去往极乐世界,没有受到塞壬的诱惑”。据说勃克林听说之后大笑,说他和歌德心里想的就是亚诺河的河岸。如果我们问丢勒同样的问题,他也许会说他和波焦心里想的其实就是亚得里亚海的海岸。 在去往荷兰期间所写的日记中,丢勒提到过一幅叫做《赫拉克勒斯》的画。他指的其实就是1510 年左右创作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我们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画中纠缠成一团的四个人物之间的关系。那个挥舞着短棒的女人在攻击谁?是左下角的那一对爱人,还是仅仅是那个裸体的女人,或者仅仅是那个头上长着山羊角、手里拿着动物的下颌骨的裸体男子?前面那个裸体的男人在做什么?他手上拿着一截树枝,站成芭蕾舞的姿势,是要加入到冲突里来吗?或者他是在保护那对爱人不受那个挥舞短棒的女人的攻击?对这幅画的解读多种多样,有从寓言角度出发的,也有从神话角度出发的。比如,有人认为这幅画的主旨是 “嫉妒”或者“戴绿帽”。还有人认为画中的三个人物分别是赫拉克勒斯、内萨斯(半人半马怪物)和德贾妮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个挥舞短棒的女人就无法解释了。如果我们把这幅画叫做“朱庇特和安提俄佩”,那么挥舞短棒的女人就是朱诺,前面那个男子就是墨丘利。1924 年,O.伦兹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解读。按照他的说法,头上长着山羊角的男子是欧律提翁,裸体的女子是希波达弥亚,手里拿着树枝的男子是赫拉克勒斯,挥舞短棒的女人是拉披塔依。对这幅画的解读还不止这些。海因里希·沃尔夫林曾经认为这幅画表现的是贞节与不贞之间的争斗,后来他又提出了一种新看法,认为这幅画正如其名称所表示的那样,描画的是赫拉克勒斯正在帮助道德抵抗欲望。这样,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幅中世纪末期弘扬“道德”的作品,而且还让人不断想起古时的神话。 在创作版画《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前几年,丢勒创作了木刻画《斗士》,画面上方的卷轴上写着“赫拉克勒斯”这个词。H.克莱伯认为这幅画描述的是赫拉克勒斯与欧律托斯之间的争斗。欧律托斯一开始答应把女儿伊欧蕾送给赫拉克勒斯,但是后来反悔了。赫拉克勒斯于是杀死了欧律托斯和他的儿子,毁了他的城堡,带走了他的女儿。而潘诺夫斯基则认为这幅画表现的是赫拉克勒斯在惩罚卡科斯。卡科斯偷了赫拉克勒斯的牛,并把它们藏在一个山洞里。卡卡背叛了她的哥哥卡科斯,向赫拉克勒斯告密,赫拉克勒斯因此发现了山洞并打败了卡科斯。欧墨尼得斯认为卡卡同谋害死了自己的哥哥卡科斯,因此找她报仇。按照传说,卡科斯应该有三个头。潘诺夫斯基认为画中地上叠在一起的两个人正好证明了这一点,这也许是因为丢勒把三个头记成了两个,或者是一种艺术转换。 丢勒版画《骑士、死神与魔鬼》 《骑士、死神与魔鬼》、《忧郁》和《书斋中的圣哲罗姆》这三幅版画一直被学者统称为“大师版画”。这三幅画在创作时间上非常接近。《骑士、死神与魔鬼》是1513 年开始创作的,而《忧郁》和《书斋中的圣哲罗姆》则是从1514 年开始创作的。三幅画的版式也相差无几。《骑士、死神与魔鬼》的长、宽分别为9 英寸和7 英寸,《忧郁》的长、宽分别为9 英寸和6 英寸,《书斋中的圣哲罗姆》的长、宽分别为9 英寸和7 英寸。由于这三幅作品在主题的选择上,在绘画技巧的完美程度上,在艺术美感上,以及在类别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不断有人想要证明这三幅作品其实是一个主题的三个部分。但事实上,我们找不到确切的外部证据。我们在单词“忧郁”后面倒是看到了数字“Ⅰ”,但是在“圣哲罗姆”后面却没有找到“Ⅱ”,而且无论如何,“Ⅰ”怎么说也应该是创作时间最靠前的《骑士、死神与魔鬼》。 伍斯特曼曾试图从传记的角度把这三幅画归到一起。《骑士、死神与魔鬼》的创作年代是1513年,这一年丢勒的母亲因为生病卧床不起。那么这幅画可能是一种宗教抚慰,丢勒“最初就是因为母亲生病”而创作了这幅画——当然,同时也是为了丢勒自己。然后,伍斯特曼说:丢勒“把徘徊在死亡的边缘、忍受疼痛折磨的、勇敢的母亲比喻成一个朝着正在呼唤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的年老的骑士” 不是非常自然的吗?而丢勒创作《忧郁》的1514年正是他母亲去世的那一年,丢勒画这幅画显然是要表达自己的哀悼和悲伤,“夜晚的彩虹表示的就是他母亲的去世”。我们沿着伍斯特曼的思路,《书斋中的圣哲罗姆》把丢勒带回到自己往常的生活中,“因为对母亲去世的悲伤已经逐渐消退”。想象力居然也能让艺术作品诠释者错到这种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