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中国当代艺术已产生30年有余。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201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从无到有,从“地下到地上”,从中国到国际,这个过程也是我的艺术过程。像大多数现代性艺术家一样,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更多的是激情,却不知何谓现代艺术?而20世纪90年代又为个人艺术分化时期,到了2010年代艺术的观念陈述成了我们这些人30年的“后果”。3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事实上是在争议中发展,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而它的意义正在于此,并且是一个值得思考和记录的过程,因为中国当代艺术最主要的一面是中国艺术由视觉意义走向了观念意义,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引人关注的一面。 本书是我近几年接受的两百多个访谈中精选出的七个部分,目的是使所选的访谈既能显现我作品的含义,又能与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具有更多的联系,这就是要汇集成这本书的主要目的。 本书的第一章主要是陈述在上海具有代表性的香格纳画廊这个画廊作为上海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画廊,基本可以代表上海乃至中国以国际艺术为主线的中国当代艺术状况,而这,也是目前中国当代艺术普遍的国际性态势。此外,所有的内容都选自访谈,它们涉及面广,并具有相当的深度,主要来自欧美及日本。由于地域和文化的不同,所关注的方式和内容同样也不同,这也是我选择这些有意义的提问的原因,并且我尽可能使自己所有的答复具有切实的思考意义。 转由于我手中大部分访谈主要是为了应付当时一时之需,基本没有再读的意义,所以纳入本书的所有访谈均作了全面的修改,目的是使本书具有现在性和可读性,并主要检讨个人对这些问题的再认识。因此严格地说,这里所有的访谈都不是通常的“问和答”,而是侧重专题性、命题性的答复,这也是本书可以汇集的另一原因。 之所以选择这七个部分的访谈,原因是这些提问既包含地域性又具有现在性,它们与当前中国当代艺术状况更具有紧密的联系。本书的提问者,均为欧美重要的当代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美术馆馆长、记者,当然同样还有中国很重要的批评家和记者;此外,本书还纳入长期移居在美国的中国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当然还有生活在中国的艺术家的提问,所以在人选和内容上基本可以显示来自各个方面的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 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热点之一,所以对当代艺术的提问或者答复显然已经涉及更多视觉以外的东西,包括历史、哲学、经济甚至是社会学,这也是我最费时间的部分。说真的,我始终把这本书看作是自己对艺术的检讨,更是对自己认识的检讨,这也是大多数当代性艺术家今天在做的事,而中国当代艺术得以继续延伸最主要的原因也在于此。基于这样的思考,本书的内容尽可能地着重对中国当代艺术某些热点性问题的再认识,目的是使自己重新看到周围。 勿庸置疑,艺术家本不需要文字,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最好的“文字”,“看画读画”实际上与“看书读书”没有本质性区别,艺术当然是知识的一个部分,并且相当重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许多批评家、记者总会要求艺术家谈些什么,说些什么,这常常使艺术家感到某种“累赘”。但是文字毕竟具有自身的意境,所以艺术家也常常在阅读文字,并且在文字中同样找到很多灵感。与学院艺术不同的是,当代艺术很多兴趣点正是来自对文字的阅读,所以“观念大于视觉”是当代艺术另一种普遍的“视觉”,或许是这个原因,很多当代性艺术家具有了文字的“作品”,他们清楚作品在表达什么。这是当代艺术在迎合文字?还是文字成了当代艺术的一个部分?就这个意义来说,当代艺术肯定不是纯粹的视觉意义,它与人类的文字语言具有了某种亲密感,这就使更多的人介入到当代艺术之中,并成为社会性艺术,或者社会性艺术观念,所以今天的艺术家拥有更多的窗口,这也是本书或能参与更多社会性观念的一个部分。 最后真诚地感谢本书中提供的作品图片的所有艺术家,感谢本书中涉及的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记者以及为本书提供帮助的人,尤其要感谢张天志先生为本书提供的有力支持,使这本书得以与大家共享。 浦捷 2011年7月28日于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