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海有洪流,山有潜伏。海有吞吐〔1〕,山有拱揖。海能荐灵,山能脉运。山有层峦叠嶂,邃谷深崖, 突兀,岚气雾露,烟云毕至,犹如海之洪流,海之吞吐,此非海之荐灵,亦山之自居于海也。海亦能自居于山也。海之汪洋,海之含泓,海之激笑,海之蜃楼雉气,海之鲸跃龙腾;海潮如峰,海汐如岭。此海之自居于山也,非山之自居于海也。山海自居若是,而人亦有目视之者。如瀛洲、阆苑、弱水、蓬莱、元圃、方壶,纵使棋布星分,亦可以水源龙脉,推而知之。若得之于海,失之于山;得之于山,失之于海,是人妄受之也。我之受也,山即海也,海即山也。山海而知我受也。皆在人一笔一墨之风流也。〔2〕 《画语录》与《画谱》对校 〔1〕“吞吐”,《画谱》为“吐吞”。 〔2〕“皆在人一笔一墨之风流也”句,《画谱》无此句。 译•释•评 本章实质是谈形式中具象与抽象的关系:苍山似海。 海有洪流,山有潜伏。海有吞吐,山有拱揖(作揖状)。海能荐灵(活跃灵动),山能脉运(脉络走向有起伏)。于此点明了山与海有着相似的基本形式构成及动态。山有层峦叠嶂,邃谷深崖,(尖山)突兀,岚气雾露,烟云毕至,犹如海之洪流,海之吞吐,此非海之荐灵,亦山之自居于海也。——重重叠叠、高低起伏,加之烟云缭绕,山群中的景观就仿佛是海的洪流与吞吐,但并非由于海的感染,山自身就赋有海的特征,“自居于海”可理解为以海自居。“海之汪洋,海之含泓(深厚广阔之容量),海之激啸(澎湃),海之蜃楼雉气(不识雉气何意,既与蜃楼连用,谅指神秘与幻景现象),海之鲸跃龙腾;海潮如峰,海汐如岭。此海之自居于山也,非山之自居于海也。”——海的状貌、运动、辽阔、神秘感等等因素令海可以自认为是山,并非由于山来占领了海。 山与海可相互换位,人们亦有目共睹。至于看不见的瀛洲、阆苑、弱水、蓬莱、元圃、方壶等等神话中的地域,即便星罗棋布在遥远,亦可根据水之源或山之脉的规律估计出来。如认识了海而未联系到山,或认识了山而忽略了海,均是由于感受的失误。我的感受中山即是海,海即是山,而我的感受仍能交代是山是海,那就凭一笔一墨表现手法的风流了。证以石涛的作品,海似山或山似海的画面经常出现,那些波状起伏、疏密多姿的线之群将观众导入浩渺的空间,人们品尝着抽象的形式美感,忘情于山海之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