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大都会博物馆读画记(八)——倪瓒《虞山林壑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5-05 14:18:06 | 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社

 

倪瓒绘画创作的成熟期大约在元天历三年(1330)到至正十一年(1351)的20年内,这时期,倪瓒广泛交际,友人多为和尚、道士、诗人或画家。他的诗作多半也是和这类人的酬唱之作。尤其是和他同为“元四家”之一的名画家黄公望交往甚厚,以为美谈。黄公望是当时新道教全真教中名人,道学深邃,比倪瓒年长32岁,但他十分欣赏云林,曾花了10年时间,替倪瓒画《江山胜揽图》卷,此卷长二丈五尺余,是黄氏浅绛山水画的杰作之一。画卷题款为至正戊子(1348),那时倪瓒48岁。此时,倪瓒开始信仰全真教,养成了孤僻狷介的性格,超脱尘世逃避现实的思想,这种思想也反映到他的画上,作品更呈现出苍凉古朴、静穆萧疏的意境。

从元至正十三年(1353)到他去世的20年里,倪瓒漫游太湖四周。他行踪飘泊无定,足迹遍及江阴、宜兴、常州、吴江、湖州、嘉兴、松江一带,以诗画自娱。《虞山林壑图》等许多力作正是那时所作。总体来讲,倪瓒画皆小幅,构图简洁,寥寥数笔,挥洒自如,虽清气逼人,却荒凉寥落,更不配人物,可谓“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后人题倪瓒作品是,“一片湖光几株树,分明秋景小长芦”,“岂但秾华谢桃李,空林黄叶亦无多”。这些评价便是其画的意境之所在。

《虞山林壑图》为纸本立轴,构图平远,景物极简,作疏林坡岸,浅水遥岑。是那静默、雅洁的三段式画面,所谓“一河两岸”的模式,是“淡墨笔画,林亭树石,并远峰一角”的典型体现。画中用笔变中锋为侧锋,用折带皴画山石,枯笔干墨,淡雅松秀,意境荒寒空寂,风格萧散超逸,简中寓繁,小中见大。对于这类简笔之作,画家陆俨少评价为:“高手作画,能做到着纸疏疏几笔,不见繁冗,笔虽少,而表现出的东西却很多。”再观倪瓒之笔墨,体会更深,他那种外显落寞而内蕴激情的作品正是以简寓繁,以少胜多的妙迹。《虞山林壑图》1371年作于常熟,是画家和友人伯琬高士同游虞山后而作,故有很深的感情寓于其中,诚如他所题,“陈蕃悬榻处,徐儒过门时。甘洌言游井,荒凉虞仲祠。看云聊弄翰,把酒更题诗。此日交欢意,依依去伤思”。倪瓒在诗中将伯琬高士比作东汉太守陈蕃,将自己比作贫士徐稚,来感激伯琬对他的器重。

倪瓒论画主张抒发主观感情,认为绘画应表现作者“胸中逸气”,不求形似,他曾言,“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他的流传作品正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实践,在美术史上,他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明清时代受到董其昌等人推崇,常将他置于其他三人之上。明何良俊云:“云林书师大令,无一点尘土。”王冕《送杨义甫访云林》说,倪瓒“牙签曜日书充屋,彩笔凌烟画满楼”。明代江南名人以有无收藏他的画而分雅俗,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对明清两代数百年画坛影响深远。今天,当我们重新欣赏《虞山林壑图》的时候,他画中表现的意境仍旧会打动并荡涤着观众的心灵。

1  2  


下一页免费开放:纳税人应有的权利——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上一页清早期犀角雕张骞泛槎:5年升值约8倍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二十期
· 李汉平:在时代中继续『写意』人生
· 不标新立异 不随波逐流——与李汉平对话
· 聚焦两会中的艺术热点(下)
· 紫砂壶文化决定价格
· 探问2011年春拍
· 古玉收藏家许国文:从“独乐乐”到“众乐乐”
· 新邮回调“老邮”俏 纪念币钞齐走强
· 清早期犀角雕张骞泛槎:5年升值约8倍
· 大都会博物馆读画记(八)——倪瓒《虞山林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