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出生时父亲不在家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3-22 14:21:00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梅葆玖6岁
 

我说:“生你的那张床,泰州梅兰芳纪念馆成立时,四哥(梅葆琛)作主,作为梅兰芳的遗物,送给故乡纪念馆,留作纪念。”泰州‘梅兰芳纪念馆’的字是李先念主席写的,李先念和梅葆琛是嫡亲连襟,四嫂是林佳楣同志的妹妹。北京护国寺的‘梅兰芳纪念馆’那几个字是邓小平写的,国家领导人和普通戏迷一样,喜爱梅兰芳。梅兰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我又说:“那张床的半圆形床头板上,若干年后,是否类似肖邦故居所陈列那样,写上‘梅兰芳用床,梅葆玖生于此床’。”

梅先生又笑了:“不要,梅兰芳、肖邦都是真正的大师,我不是,我是干活的,不要增加我的负担,想太多了身体会不好的。”

回到前面,梅先生出生时,梅剧团在武汉演出,带的是谭富英、金少山,四十余年前我曾讨教过“汉口梅兰芳”南铁生先生,他说那次梅兰芳曾和谭、金唱了《二进宫》。我想这应该是梅兰芳最后一次唱《二进官》了,可惜当年没有录音,《大保国》、《二进宫》同天连看唱梅兰芳没有过,从来没有过。《起解》、《会审》也从来没有同天连看唱过。我和梅先生说:“《大保国》、《二进宫》一起唱,你年轻时可没有少唱,和奚啸伯、王琴生、王泉奎。我就保留了你一九五一年的一个录音。‘王派梅唱’,如今青年演员问我要梅派《保国》、《进宫》资料,我给的都是这个录音了。”

梅先生说:“张晶在长安大戏院的《保国》、《进宫》,我和宝宝(沈维德先生)一起去的,宝宝亲自录了一份完整的像,老生是杜鹏(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研究生班主任)花脸是孟广禄,很好,还是有一点点不一样。”

我说:“你耳朵真尖,《进宫》下句中的两个小节,和《保国》重复了,我借用《祭江》,略动了一下,这是我和张晶在电话里说《保国》、《进宫》,解读你《保国》、《进宫》的十个重点时顺便说的,电话录音还在。我一直藏好这类录音,翻成mp3,有疑义,可查对,梅派是严肃艺术。梅派的《祭江》、《祭塔》,那么好的唱,现在没人动了,可惜了。”

为了这本书内行也能有点用,我们取得了共识,一定静下心来,把从“王派梅唱”过渡到“溶梅、王于一家”,对如何用嗓、演唱技巧,系统地谈一下,抛砖引玉,对青年演员、戏校同学是有帮助的,再不做,要流失了。这是这本书的重要部份。

1  2  


下一页七十五岁的嗓子上一页出生时父亲不在家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