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孩子 “一九三四年三月廿九日,我生在三楼妈妈的床上。” 我问:“广慈医院那么近,为什么不去医院”。 “我母亲生了九个兄弟姐妹,我最小,名曰小九,好像都是在家里接生。” 我说:“可能是你外婆,鞡鞡太有能耐、太固执,又自信。说上房就上房的老太太,活在今天的社会,可能会和郑凤荣一样,打破女子跳高世界记录的。” “我出生那天,父亲不在家中,他在武汉演出,碰巧戏园失火,他把那一期包银的一部份,都救济同行底包。至今七十年过去了,我到武汉演出,当年底包演员的第二代、第三代还和我谈起这件事。他从武汉回家没几天,河南又发大水了,又去河南开封救灾义演十天,救灾刚完,又接受前苏联邀请,去前苏联进行那次极为重要的演出和学术研讨,这就不用写了,好多书都有记载。我们这本书,你和编审把把关,不要炒冷饭。”我说:“梅兰芳的冷饭太多了,你炒我炒越炒越离奇。冷的蛋炒饭,重新再炒,吃起来有股蒿味,如果乱加调料,就没法吃了。” “我生下来就是这个环境,父亲太忙了,演出是不断的,经常逢到假日,日夜两场,有时还得双出。”梅剧团一九二二年成立时姚玉芙是管家,姚先生也是陈德霖六大弟子之一,他在当年算是较有文化的,他曾自修数学,会代数,在戏班里,很了不起,和梅兰芳私交很深,我们公称“姚叔叔”。姚玉芙排戏码很有学问,双出的话,一出昆曲《费贞娥刺虎》,一出京剧和萧长华的《女起解》,观众很欢迎。两出戏的品味完全不同,虽然票价很高,但市场还能接受,梅兰芳在一九三四年二月份的票价,最高到四元六角钱,大概合当年小学教师一个半月的工资,卖座太好,还得加坐,仍满足不了,门外观众吵闹不休,戏院老板只好再卖站票,一位一元二角钱,剧场内水泄不通,真是“风景”奇特!这场面,这效益除了得益于“梅党”高手策划外,李春林、李八爷(当今程派名教师李文敏的父亲)后台管家、导演高手,也是重大因素。李八爷文化不高,甚至识字不多,但他对市场信息、观众心态,了如指掌,最难得是他老人家对演出剧目、角色、舞美,都拿得起,包括场面,是说全场的高手,他在后台高凳上一座,一口小茶壶,台上“马前”,“马后”调度自如,如有那位配角演员来不了了,不管什么行当,他一抹就上去了,真了不得!现在剧团里几乎没有这样的高手了,教学体制也不可能培养出这等人才,排一出新戏,或改编,或恢复传统老戏,按当前舞美条件及观众审美要求,导演是需要的,最好是能像李八爷那样,同时具有现代意识的,排出来的戏,一定是名符其实的京剧,如果请一位不懂四功五法的,或者是没有流派意识的,那蒙人只能是一阵子。” “母亲管家井然有序,用钱很省,听说一九二九年父亲给她的家用,她就化了一半,这是冯六爷说的,冯六爷他是中国银行总裁,数字概念特别清楚,母亲真是一位贤妻良母,虽然也是唱戏出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