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认识了很多艺术家朋友,我常常在想,对艺术家而言,艺术究竟是什么?是什么让他们选择待在工作室,面对孤独,只为了要创作出自己相信的作品。 很多艺术家都跟我说,艺术创作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种身体的本能和需要,他们必须要创作才能满足内在的需求,否则,就像是饥饿会让人血糖降低一样,身体将会陷入忧郁。 的确,才气是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就像是雕琢和打磨的过程,把美玉从石头里挖掘出来,但深藏在石头里的美玉,却不是光靠雕琢打磨就能产生的。 在今天的教育体制现实之下,艺术教育只着重雕琢和打磨的过程,却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那个步骤:检查石头里有没有美玉。许多孩子在懵懂的青春期,并不清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只是因为文化课的分数不够上普通大学,在参加了考前班之后,就莫名其妙地进入了艺术院校,四年下来,就这么被雕琢打磨,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适不适合当玉,许多原本天生应该要成为铜或是木的孩子,就这么走上了不归路。 艺术创作,是文化生产范畴中很重要的一个区块,艺术家就像是一面镜子,反射出自己身处的世界、社会、在心理和生理运行时的现状,再加上每个民族文化特有的美学传统和审美,做为一个文化生产者,艺术家应该是非常有文化底蕴的个体,他们清楚世界、社会的现状,明白自身的位置,了解美学的脉略,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创作,对文化做出艺术性的贡献。 而文化底蕴,是需要时间累积的。在欧洲,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常常都有一两张祖父辈因为兴趣而收藏的小画,他们会跟你说当年爷爷买这张画的来龙去脉,还有这张画是如何跟着他们家辗转迁徙,却因为对爷爷的怀念和尊敬一直被妥善保存着。文化的传承,来自于对过去历史的理解和尊重,这也是为什么一幢有几百年历史的老宅院,会比任何一栋崭新的摩天大楼都弥足珍贵,那幢老宅院,在岁月更迭下,历尽艰难地被保存了下来,它不只看尽了人世间的繁华变幻,还承载了数百年的家族记忆,更别说老宅院本身的建筑形制所代表的美学传统了。这些无形的文化,都是极其珍贵需要被保存的资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指定“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恰恰是因为某些遗址的珍贵价值,已经超越了单个国家的资产范畴,达到了全人类的高度,代表着人类智慧和创造力曾经在历史上达到的精采,因此需要通过国际性的组织来进行保存。 如果我们跳脱现行教育体制对于个体年龄的规划,艺术教育的开端,可以是一个孩子第一次从爸爸手上接过一块玉佩把玩,可以是第一次和妈妈去美术馆看当代艺术展览,可以是第一次听奶奶说家族过去的故事,可以是第一次看爷爷写书法,可以是第一次在幼儿园里用蜡笔随意涂鸦──这些点点滴滴的累积和影响,都是文化课,文化课不应该只是在学校才能学到的知识,文化是生活。
那么让我们来设想一个理想的情况:教育体制是帮助孩子适才适所的,每个孩子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有很多次的机会,不断检视自己将来应该长成什么,然后往那个方向发展。职业应该不分贵贱,因为贫富差距不大。社会会尊重有文化的人,所以即使孩子从事文艺相关行业,父母也不用担心,社会上有需求也有市场来吸纳这部份的人力和创意。孩子们会有机会认识到祖父辈的经历,看到爷爷奶奶住过的老房子,知道自己的家族从何而来,除夕夜吃团圆饭的时候,老人家有故事可以说,孩子们也会想听。每代人之间的代沟不致于断裂巨大,年轻一代的人知道上一代经历过的事,老一代的人看得到年轻一代的希望。 每个孩子都可以因为天赋而选择专业,并且因此觉得自己特别。如果选择当艺术家,在进入艺术院校后的第一堂课,应该是堂伦理课,老师们在开始雕琢打磨美玉之前,会先跟学生把话说清楚:艺术创作是你与生俱来的能力,所以你对这个天赋的态度首先要正确,因为艺术将是伴随你一生的志趣,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能不能靠艺术成名赚大钱,艺术都将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认清了这点之后,这条路才能走得无怨无悔,因为无论成功与否,这个天赋都将为你的生活带来色彩,是一种面对世界的态度,实践的过程比结果来得更重要。创造力,不光只是在画布之上,而是对生活中每个细节的表现和掌握。 即使乌托邦不存在,但我们仍可以想望,至少在面对不完美的现实时,心理知道其实这一切都还可以更好,这样才不会失去了参照点,把自己也变得和现实一样。 究竟“艺术”是什么?是下一次要送拍卖翻好几倍本的投资,还是在画廊一见钟情,买回家挂在床头的一幅画?是为它咬牙坚忍生活挑战的志业,还是每天交际流连的职业?是一套从旧货市场淘回来的老碗碟,还是七九八艺术商店里的设计师花瓶?是美院考前班每日的训练,还是放手让孩子在贴满白纸的墙上涂鸦? 也许艺术都不是上面说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好好想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即使体制不可能马上被改变,即使现实残酷,至少,我们可以回归生活,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现在开始,从下一代开始,过上有文化的艺术生活,在小石头们的身体里,种下美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