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将相、列祖列宗、亡妻故友,都应留下肖像。古代画师的主要职业就是画肖像。阎立本画艺出色,从御用肖像画家升任了高官;委拉斯开兹、戈雅、伦勃朗等等,或是宫廷画家,给帝、后及王子王孙们描绘尊容,或为巨商大贾们写照,赖以生存。肖像不仅要画得像,还要美,才符合主人的主观要求。王昭君因为不肯贿赂画家毛延寿,肖像被丑化了,汉皇依据画中容貌点名昭君下嫁塞外,临行召见,惊其貌美,毛延寿于是被斩。 千百年的肖像画职业被照相一举击溃,20世纪的西方画坛几乎没有了肖像画的位置。杰出的肖像画家莫迪里阿尼勾勒出对象的精魂,那是艺术家眼中的人之精魂,但被画的人决不接受这种瞎了眼似的自己的像,莫迪里阿尼只能饿死。到处都有照相馆了,我们国内的照相馆大都备有梳子,让来照相的客人先梳理头发,梳得一丝不乱。为了照登记相,我进过照相馆。除了理发或洗头,我平日不梳头,所以照相愿保留真面目,但摄影师不答应,他硬要给我梳得整整齐齐,他真负责。我家曾请过一个外省乡下来的小阿姨,我建议用傻瓜相机给她照张像,好让她寄回家。她高兴极了,着意打扮了一番,还擦了点口红。我趁其不备飞快给她照成了,她惊讶照得这么快,她还没有摆好姿势呢。人们都想照下自己认为最美好的一面,这美好的标准似乎也有一种社会共识:端正、和蔼、微笑、妩媚…… 画家画像首先是服务于实用价值,画得“像”人家才肯出钱买。但手工绘制,必然融进了作者的审美品味。古今中外杰出的肖像画家为数不少,其作品既像对象、传神,且有意蕴,即使对象本人并非美人,而作品也成了艺术美的结晶。照相咔嚓一下,相片逼真、快捷、省钱,实用价值全具备了,谁还愿坐着让画家慢慢画,而且还未必能画得逼真。画家失业了。曲不离口,不经常画,技术不进则退。巴黎、纽约、东京等大城市的街头那些靠画像糊口的穷画家令人同情,但看看他们的便宜货色,又令人伤心。有些画家便反过来求助于照相,描摹照相,算是绘画了,售价理应高于照相。 笋嫩的美,姜老的辣,青春的美貌惑人,沧桑的人生感人。人的肖像中烙印着心态、经历,透露着奸诈、善良、欲念、抱负,潜藏着喜怒哀乐……然而这一切只能被独具慧眼的艺术家洞察、捕获。照相迅速发展,摄影早进入艺术领域,但被人指使的机器也能成为挖掘潜意识的艺术家吗?肖像最忌概念化,概念化的人像不是肖像。我们真想见到杜甫及李清照等人的肖像。为他们造的像不少,无非是一个苦老头或娟秀弱女,太概念化了,读了他们的作品再回头看那些画图,真是隔靴抓痒,或画蛇添足了。 中国油画学会正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近百年中国油画肖像艺术展,这是一件极有意义而颇费劲的工作。举办这样的画展正是为了挽救日渐失去生存地盘的肖像画艺术。关键是“艺术”呵,如舍得抛弃艺术,则照相完完全全可代替肖像画,而且已经普遍、大量甚至即将全部替代了。我刚从艺术学校毕业时曾在中学代过课,当时给一位小姑娘画了一幅肖像,是用点彩派的手法画的,画得很像,我自己觉得很美,很满意。我兴奋地将画给她看,满以为她也会高兴,不意她惊叫:哟!多难看的麻子脸呵!从此学生都不肯给我当模特儿了。 今日处于危运中的肖像画还有前途吗?有,大有前途,因为人民需要艺术,当艺术性被群众理解、接受、追求时,肖像画将在被照相包围的四面楚歌中杀出自己的血路来,画家寄厚望于人民的智慧。 199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