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品《墨鸟》中,他将一把明清式木椅,以半藏半露的形式,在破旧的铁板中呼之欲出,一只颇似八大画作中的木雕“墨鸟”,翻着白眼,梗着脖子,站在座椅扶手上,像是在思索,又像是在质疑,传统的木质老家具与铁板形成强烈的对比,一个是传统的符号,一个是现代工业文明的缩影。它与作品《钟摆》引发同样的思考:我们拥有了什么?我们缺失了什么?《钟摆》尝试探索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关系,六个逐渐残损消失的面具下是六个不断摇晃的钟摆,好像在述说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我们拥有一切”的背后是“我们一无所有”。与之相
反的是,在作品《斧手》中,艺术家就是用一把斧子砍在一块木上,语言简洁明确,意味深长,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揭示了人类自身天性的欲望和暴力,该作品在观念上传递的是值得思考的信息:暴力之后能遗留下什么。
在这些新作中,张琪凯重视挖掘日常物质及其能量的扩展性和可塑性,当它们被艺术家纳入并与社会、历史、政治、现实和生活建立起联系时,物质的物理属性被解构、转译和生成新的意义,使它们成为观念和形式的载体:即它们甚至被看作是具有扩张性的媒介,并与其它事物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与时间、记忆、现实和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张琪凯在作品中不仅重新界定了物质的属性,而且重新赋予了物质的人类学意义。也就是说,他通过改变日常材料的形态来激发或唤起人的情感和记忆,并赋予了它们的隐喻含义和象征意义。除了擅长灵活运用材料与人的情感交流的视觉语言之外,他更重视从诸多材料的关系中引出与条件、现实、生活、习俗、历史和政治的联想。
我们从张琪凯的新作中可以看到他一贯坚持的艺术立场,即他的独立意志和批判精神。他是中国当代艺术中少有的不向世俗低头的艺术家。
张琪凯1967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90年代初他因获得奖学金入意大利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学习,获得硕士学位。他曾参加许多国内外重要当代艺术展。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