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风骨,大道晚成——齐辛民花鸟画艺术展

首页>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03 17:06:17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这种意象表现性绘画特征,体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是以大朴不雕的狂草笔墨,率意而为,随缘成迹,不为形拘,不为法囿,其用笔的纵横挥洒,其用墨的含苍带润,以气魄、力度取胜,呈现出凝重、朴拙、鲜活的笔墨个性。从而在书法和笔墨的厚度上显示出相当的功力,并有更加雄强的表现和即兴的发挥。

其二是本于大巧若拙的意象造型,有所夸张,着意变形,但求简括,存其大象,求其神情毕现。画家把真情实感凝聚起来,经过升华,诉诸于高度概括的形象,奋力追求的是表现禽鸟、牲畜在大自然面前的适应、抗争或经受磨炼的万种风情,寄寓着人性的关怀,赋予花与鸟以尽可能丰富的思想内涵,表现为对生命力的礼赞和呼唤。

其三、朴实的泥土气息,热烈的乡间情思,雄强豪放的阳刚大势,稚童般的天真烂漫,平正见奇的构成意识,西方色彩美学与民间色彩的化合,构成了齐辛民大写意花鸟的总体风格。齐辛民是带着满身泥土的芳香走进了文人画的堂奥,又带着现代意识和时代的烙印给文人画以新的魂魄。如果说古代文人画趋向于阴柔之美,齐辛民使之发生了向阳刚之美的转化;如果说古代文人画以墨为主,趋向于清逸淡远的韵致,齐辛民则自创原色对比鲜明强烈的特色,让大写意花鸟在墨色共辉中融入西方表现主义的元素。

纵观齐辛民跨越半个世纪的漫长行迹,他是经过了“学院派”的教育,按受过西画训练,又转向文人画思维方式的画家。他也在传统的大海中沉潜过,精研过徐渭的恣肆、八大的孤高,吴昌硕的拙厚、齐白石的素朴、潘天寿的奇崛、李苦禅的豪气,当他熟练地掌握传统的笔墨技巧之后,更准确地说,在他勤奋地学习大写意绘画技巧时,已逐渐为历代大家写意的精神以及各有个性的格调、趣味所陶醉。他切记他的启蒙老师张茆才先生的临终赠言“艺术切勿僵”,开始了他对传统“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的思考。他认为,“面对大师,有所取,有所避,有所创,不保守,不盲从,存传统之‘真’时,其‘用’就将无穷。重要的是要画出属于自己面貌的画”。

或许是白石老人完全从自己乡间民间的生活经历出发,“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对他的影响,或许是他经历过感受过的乡村生活刻骨铭心,让他无法淡忘,或者说就是生活力量,使齐辛民蓦然回首,突破了文人花鸟画受制于文化心理的题材范围,走向了山冈,走向了田野,走向了活力四射的大自然怀抱,去画自己熟悉的山花野卉,去写自己挚爱的田园生趣。他画阳雀从竹林中飞过,他画白鹭在河塘中沉思,他画飞鸽冲向万里长空,他画苍鹰雄姿勃发,他画孔雀开屏的美丽,他画熊猫的憨态可掬,他画鸡鸭鹅相依相随的亲情,他画丹顶鹤顾盼传情的天性。他更爱画天真如童的黑猫白猫的任性和机趣,其性格、性情跃然纸上,尤其对山羊、绵羊、羊羔充满了深情,画它们在林间、在塬上、在草地、在山冈,让这些活蹦乱跳的农家“宠物”在长天大野中融入融出,展现出无尽的生机。齐辛民的灵感绝大部分来自于亲身的体验,注重在当代生活的感受中寻求新的视觉元素,以感性创作的方式探索笔墨与造型的有机结合,强调花鸟与其生存空间的密切联系; 花和鸟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和自然生态环境共生共荣,有机结合,相映成趣。在花鸟画中所创造的情景交融的意境,在前人作品中偶而有之,但自觉、全面而成功地创造有时代感的意境,则是齐辛民大写意花鸟画的一大飞跃。他的画阳光灿烂,他的画散发着泥土芳香,是画家一种积极、热烈、乐观、向上的情绪灌注到作品中并洋溢在花卉的形态、鸟禽的动势以及画面的布局和色彩中,是自然之歌,是田园交响,是生命的华采乐章。只有对家园故土十分热爱和迷恋的艺术家,才能绘出如此令人动心动情的画面。

 

     1   2   3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