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画》齐鸿摄影个展

首页>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3-17 18:08:10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照画之纠结

文/ 齐鸿

相传老佛爷慈禧看到洋人为她拍摄的照片时,会赞叹一句:照的像画儿一样。这一句“照的像画儿一样”说的就是照相与绘画之间存在着妙不可言的某种关系。

当年画家罗中运的油画《父亲》一亮相,观众惊叹道:画的像照片一样。

“画的像照片一样”和“照的像画儿一样”以不同的观看角度感触到了相似的观看结果,同时也暗合着人们对照相和绘画所产生相互联想的欣赏态度。

用当下流行的一个词“纠结”来表述照相与绘画二者的微妙关系,比较恰当。

照相术只有170年历史,它一出现即开始了与绘画的纠结。绘画的历史悠久,应该自有人类就存在。所以照相(摄影)的作品都应该算是当代(艺术)作品,而让二者纠结出当代艺术作品的著名代表人物,当属安迪 沃霍尔。

在我的艺术经验里,是没有理由将照相(摄影)出来的作品分类为“纪实”、“艺术”、“新闻”、“观念”等等。艺术的本性是不具有任意分割的人为行为的,所谓“分类”只有损害照相(摄影)艺术之本身。

我们在安迪 沃霍尔的作品里看不出“分类”的迹象,看到的只有照相和绘画纠结在一起呈现出来的各种艺术结果。甚至他自己不去照相,直接挪用图像,挪用他人的图像,挪用商业的图像,挪用新闻的图像,他者的图像经过他挪用并转换后,成为他的当代艺术作品。

我现在照画作品直接“挪用”自己的照相作品(将来不排除间接挪用他人的图像)进行重新审视和再创作。这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呈现方式前人早已实验过了,也非新观念作品。照画有意思的一层意义在于“再现”或“重现”。当初按下快门瞬间定格的画面,在当下被绘画“修正”或“修改”后,可以延续照相作品固有的文化历史性,增强岁月感,更具有时间强度,改变现实,改造客观,瞬间被“画”为另一种艺术家私人主观的真实性,当初的“决定性瞬间”画面已变成现在的“非瞬间”画面,画面虽然转换了,但依然保存并强化作品原始的气场氛围,更具有艺术观念性的。这也许是我寻找到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潜质极大地发挥出来,解放自己,看到了照相与绘画纠结后的美感、快感。

尤其是再现十年前、二十年前自己拍摄的老照片,演化过程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感觉,时间越长越具想象空间,好玩也微妙。

让一个瞬间在暂停并隐藏数年之后,让其在另一个时间里呈现出来,这本身就是照相(摄影)让绘画所不及的特点,也正是我所想要追寻的感觉——时差。

照画能让我体验和感知到时差的意义,时差感也正是纠结我进行照画创作的真正原动力之一。也许是因为时差的存在,才给了我寻求照画的一个理由。

我对自己照画作品没有评述的理由,只能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去细细观看,看到了照相,看到了绘画,更看到了二者的纠结,这就足够了。

照画让我回味无穷,着迷。

试想,一个观者在一张照片面前能观看停留多久?

一个画家在一幅画面前能绘画多久?

一张照画作品的创作过程又有多久?

齐鸿

2011年春节 四川成都

 


齐鸿 2006 红领巾


 

     1   2   3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