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融摄影展

首页>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0-29 10:24:22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镜像--我中国人民》江融摄影展

展览时间:2010.10.28-11.26

展览地点:大河画廊

 

镜像的观看

文/ 姜健

人类最早发明镜子,是为了看清自己的容颜。中国早在四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发明了铜镜,战国时期铜镜已经在民间流行。在这之前人类是从瓦盆里的水中看自己,而西方也有古希腊关于那喀索斯被自己的水中倒影所吸引,而爱上了自己的幻影,最终化为水仙花的美丽传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则将人类存在的爱慕自己的心理现象称作“自恋情节”。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更进一步提出“镜像阶段理论”,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婴儿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镜像生发的,并认为镜中的自我意象影响着主体的全部心理发展过程。尽管镜子中的自我形象不完全真实,甚至是虚幻的,却赋予了婴儿身份认同感:婴儿与作为“他者”存在的自我镜像建立起认同关系,进而能够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给予我们一个启示:本我是建立在与他者的关系上,包括与我相对的一切,如神或上帝、自然、世界以及我所遇到的所有其他人。换句话说,想象自我的过程实际上是从他人的角度来获得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因此,与“我”相对的一切他者,都可以成为照见自我的一面镜子。

曾任联合国工作人员摄影协会主席的摄影家江融最近完成了一部摄影项目作品,题为《镜像—我中国人民》,恰好能检验雅克•拉康的这个理论。

江融长期在国外工作生活,但他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的发展,并深刻思考着有关东西方文化和自我身份认同的问题。因此,他一直有个愿望,想用影像在中国做一个有关“我是谁”的文化项目。于是,他在2008年和2009年曾经四次回国展开有备而来的寻根之旅。先是从寻找江氏家族的渊源和历史开始,从他的出生地福州出发,经江西、安徽,一路孤身寻访他的家族历史,最后在河南驻马店正阳县找到了江国遗址,并在河南民权县江集村发现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的故里和陵墓。通过这次寻访,江融证实了自己的祖先原来在河南,进而了解了福建祖家与中原的关系。后来他又沿黄河和京广线这两条纵横中国的主要线路旅行,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从家族“小我”的寻根,一直发展到从中华民族更大的文化、社会和历史的背景中去寻找“我来自何方?”等身份认同问题的答案,并用影像的形式将这种思索的结果记录下来。

江融采用说服所遇到的不同年龄和行业的中国人“自拍”,然后他再拍摄他们肖像的形式,并用 “自拍”和“被拍”这两组有着内在联系的影像并置展示,恰当地表明他是通过中国人自我呈现的镜像和他所观察到他们的形象,由一个个独立的“我”,共同构成了当下典型的中国人群像。而江融又从其中寻找到“我爷爷、我奶奶、我父亲、我母亲、我的兄弟姐妹,以及我本人的影子”,从中华民族的群体中寻找到自我的“根”。

作为长期在联合国工作的江融,摄影并不是他的专业,无法像国内许多摄影师那样能够长时期观察某一个地区和某一个社会群体,他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实地观看。因此,江融所采用的这种行走和观察的方法是符合他的特殊情况,也符合当代人必须在瞬息万变和纷繁复杂的世像中快速寻找到有价值的信息,这也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而摄影这种当下最快速便捷的媒介正好能将他所观察到的内容有效地记录下来。

尽管江融无法面面俱到,但也不是走马观花。他用黄河和京广线作为主轴,兼顾点和面的结合。他沿途所选择停留的地点均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调查研究的,他只身坐火车和长途汽车并且住在农民家,利用一切机会了解当前农村最底层的生存状况和城市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情况。他所拍摄的对象,并非是随机没有目地的,而是经过选择的。他不是简单地用脚在丈量土地,而是真诚地在用心观察人民。

江融的寻根之旅与不少国人采风式的游走是有区别的。由于他对摄影艺术的长期研究、实践和认知,同时他又相当深入了解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及历史,他对中国的各种人物及其生存状况更加敏感,不会有一些外国摄影师常有的猎奇视角或不够了解中国历史及现状的“隔”的感觉。因此,也许更会产生第三种观看的可能性。

从江融拍摄的肖像作品中,能够看出他是采用平视而非俯视的方式,并试图与被摄者共同合作完成这个《镜像》的项目。他让被摄者尝试自拍,使得他们变客体为主体,让肖像摄影中的被摄者能够收回往往被剥夺的权力,较自由地表现自我,使自拍这一行为具有了戏剧性的表演色彩,最终转化为内心探索的仪式。而他在与被摄者的对视过程中,又给予他们主体性,使他与被摄者处于平等交流的地位。

江融在被摄者的选择方面下了功夫,拍摄的对象包括傩戏传人、衣厂女工、退伍军人、夜总会经理、种田农民、钢管舞教练、公司老总、无家可归者、外交官、学生、富婆、作家等;而且在拍摄背景的选择方面也是经过慎重思考的,无论是在天安门广场这个最具有近代中国历史象征的场景,还是在最能体现当下中国繁华程度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或是在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和革命圣地延安,还是在黄河与长城交接的老牛湾,以及中国文化鼻祖孔子的故乡曲阜等,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加上这些具有历史和文化特色的场景,共同构成了一部当下中国现状和中国人精神面貌的有价值的影像资料。

通过这趟中国寻根之旅和探索性的影像整合,江融不仅寻找到了自己的民族之“根”,同时他在与这些同根族人的零距离对视中,仿佛是从一面镜子中审视自己,发现可以认同的民族特性,验证可以通过镜像来认同自我的途径,以回答我是谁的问题。而且,我们也能从他提供的这面镜子中看到中国人个体和群体的镜像。

一个很私人的镜像观看在传播中逐渐具有了社会属性!

2010-9-25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