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你的作品基本上是一个坚持写实为基础的风格,就是说,像你这种技巧对你的创作影响是怎样的?可能有一些画家回避这些技巧的,或者是有意识地控制它,我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范先生:这个问题也是众说不一吧,我觉得你既然是一个画家,就应该做点自己画家的事情,其实艺术门类有很多,包括现在的电影、电视,包括摄影、绘画、包括音乐,这些不同的艺术门类,得到了一个思想可能是共同的,你的人生阅历,或者是观念达到一个程度,都会得出同样一个哲理,比如说哲理,一生当中积累出一个理念、一个思想,都是共同的,但是你画家要用画家的方式来表达,音乐家要用音乐家的方式来表达,电影要用电影的方式来表达,你没有技术了,你没有这种画家的技术了,你淡化了技术了,就看不太懂,他没有情节的连接,我觉得和电影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觉得画家的技巧还是特别重要的,画家要做画家分内的事情。
艺术中国:对于一个年轻且比较成功的艺术家,你对那些还在努力奋斗,但尚未成名的艺术青年有什么样的忠告?
范先生:我会经常提醒自己,人的兴趣不能太过广泛,但是在学生的时代,可以尽量地放纵自己,尽量地接触一些新的东西,这是一个创作力的来源,但是到一个阶段,应该意识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做过多的事情,应该把自己一点点的事情一生一世地去经营好它,就可以了,这也是避免浮躁,让自己的心灵归于宁静的一个方法吧。
艺术中国:你是70年代的艺术家,您对所谓70后的艺术家这个群体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范先生:70年这个概念对我来讲,我说不太清楚,70后应该是评论家,他们为了便于归纳,便于区分,生成的一个名词,现在有80后,但是一般70后,80后,60年代就会说60年代了,70后总体的特征来讲,相对于60年代的人,会有一些不会有太多的束缚,不会有太多的使命感,比如说现在讲,卡通一代,或者是他的一些艺术家,会有一个童话式的看生活的方式,让自己觉得有一点小小的自我的感伤的这些东西,但是我自己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不倾向于70年代的,我的思想大部分的,可以这样讲,我和60年代的人交流起来比较方便一些,就像精英的感觉,或者是略带一些英雄主义的感觉那种,时代的烙印吧,我可能接近于60年代的,但是我毕竟不是60年代的人,对网络的使用,对现代信息的使用会更让我的心灵相对于60年代的人更松驰一些,那种人生观和看待社会的方式会更松驰一些。
艺术中国:可以透露一下,今年和明年,你的创作或者是展览有什么样的计划吗?
范先生:我今年的展览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多的,大概今年的上半年接到的邀请会有7、8个,我自己限制在3、4个,因为展览太多了,对自己来讲是一个比较辛苦的事情,现在每年大概掌握在5、6个展览,既使自己对外界有一个交流的渠道,也不至于使自己太疲劳、太疲惫,我今年大概总体加起来会有6、7个,现在还没有控制好,会跟自己作品的数量再定。
艺术中国的记者:你现在的每年的成名作大概有多少张?
范先生:每年大小加起来,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10张。对我来说,10张,已经是一个比较疲劳的事情了。像大画,每一张创作周期都会在2个月左右。
艺术中国:你现在的作品基本是在画廊、被收藏、还是被拍卖?
范先生:我和画廊合作比较少,我的画基本上会到藏家手里面,画廊合作就是没有那种签约的关系,没有这种关系。我反而会直接给每个收藏家,但也不太方便透露他的身份。跟他有一个签约,大部分的画会在他的手里面。
艺术中国:希望你的创作能够更上一层楼。谢谢你接受艺术中国的采访,也希望你多关注我们艺术中国。
范先生:好的,一定一定。
艺术中国的记者: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