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计

从魏玛到柏林:包豪斯挫折的旅程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3-11 11:44:49 | 文章来源: 搜狐艺术

《包豪斯的阶梯》奥斯卡·施莱莫 1932 油画 1623×1143mm

Kurt Kranz, “Untitled picture series (Project for an abstract colored film” (1930) at MoMA.

1925年,国家主义势力掌握了新上台的魏玛市政府,他们撤销了前任政务对于包豪斯的经济支柱。格罗庇乌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来回避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尽最大努力游说官僚和政治界,但是,他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是在孤军奋战着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包豪斯被迫撤离魏玛,德绍市长弗利兹·赫西促成了包豪斯迁往德绍。弗利兹·赫西四处游说,让那些工业家门相信包豪斯的到来会让他们受益匪浅,并且,他还为学校找到了一笔可观的预算经费。这笔资金被用来改了包豪斯的新大楼、学生和教师宿舍。

包豪斯在迁往德绍后,发生了一些改变,与最初的理想产生了偏离。之前的“大师”已经改称“教授”,并且废除了形式大师和作坊大师并行的教育体系,虽然有高超技艺的工匠仍然安排在作坊里教学,但是,他们的待遇不再与教授也就是之前与他们有同等待遇的形式大师享受同等的待遇。实际上,魏玛时期的这种教育体系也只是一个过渡,因为当时缺少教学人才,在艺术理论与工艺实践两方面都具备并突出的人实在是太少。格罗庇乌斯希望,从包豪斯走出的毕业生,能有资格同时承担起形式大师和作坊大师的职责,而这样的毕业生一旦出现,之前的教育体系就立刻放弃。包豪斯原本就不打算只训练工艺师,用格罗庇乌斯的话来说,他们训练的是“一种新型的、前所未有的类型,是工业、工艺和建筑业的合作者,能够同时掌握技术以及形式”。

包豪斯创办了建筑系可谓是在德绍最重要的一个改变。格罗庇乌斯虽然是一名建筑师,但是在魏玛时期,包豪斯一直没有成立建筑系,他对此很坚定——“只有先在理论研究、工艺技巧和设计手法等诸多方面建立起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们才会有能力来处理建筑的问题”。不过搬到德绍后没多久,格罗庇乌斯就改变了观点,建筑系于1927年成立起来,并任命汉纳斯·梅耶来掌管建筑系。而汉纳斯·梅耶便是在格罗庇乌斯的突然辞职后包豪斯的新任校长。格罗庇乌斯的辞职很突然,或许是在九年的校长工作中已经心力交瘁。

他在辞职时说道,“迄今为止,我所做的工作里,有百分之九十的部分都是在努力地捍卫着学校。”并且他还说,“如果还不走,无论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还是一个人,都要油尽灯枯了。”格罗庇乌斯本意是要让密斯·凡·德·罗接替他的职位,但是遭到了拒绝,所以他提出了汉纳斯·梅耶为新任校长人选。而戏剧的是密斯·凡·德·罗却成为了汉纳斯·梅耶之后的又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校长。梅耶对包豪斯的期望不仅仅是以满足全民需求来取代奢华需求,而且是密集地结合工厂一起操作。在汉纳斯·梅耶的领导下,包豪斯终于有了第一笔的盈收,然而梅耶的极左派、泛政治化与反艺术立场,使他开始与教职员的关系恶化。他更积极鼓吹学生参与政治活动、宣扬共产主义思想。这种将政治带进教学的举动,特别是与德绍政府相对的政治立场,让包豪斯被称为布尔什维克的一个巢穴,更让包豪斯的生存生发了危机。

1930年6月,在政府与舆论的压力下,汉纳斯·梅耶被迫辞去校长职务。之后,密斯·凡·德·罗被任命为包豪斯的校长,这也还是出于格罗庇乌斯的举荐。这次不知是什么原因,密斯·凡·德·罗没有再一次拒绝。密斯·凡·德·罗上任首先是要让学校洗脱政治上的任何污点,所以,他不得不将政治偏激的学生控制起来,并在学校推行一定程度上的集权主义,而此时,包豪斯原来的理想似乎已经慢慢瓦解。密斯·凡·德·罗积极推动建筑教育研究,才使教学逐渐上轨道,然其方向已转变为机能主义,课程也与原先的包豪斯大不相同。此时的包豪斯已经面目全非,参与建校的许多人都已离去,只剩下瓦西里·康定斯基。

1931年,政治局势的演变再一次威胁到了包豪斯的存亡。纳粹势力控制了德绍市,而包豪斯在魏玛的经历似乎又要重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