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讯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欢聚!”,享受生命本真
凉月横舟,银河浸练 | 来自七夕的“艺术云游”
卡塞尔文献展上有哪些艺术家团体值得关注?
“游弋的断想:何子歌作品展”在京开幕
何子歌作为一名学者型艺术家,本次展出的作品更多的是运用当代个性化语言对中国传统及古典艺术图式进行再阐述。
2022-01-18 17:31:35
一张照片“引桥”出的日本花园
近日,吕松在上海东画廊展出的《日本花园》是以他以日本琉璃光院为触发点最新创作的系列作品。和他之前的展览不同,吕松此次的展览要给观众搭建一座桥梁,让观众循着路径更深入了解他的创作路径,吕松称之为“引桥”。就如他所说的:“你要给观众一个线索、一个方向、打开一扇门。”
2022-01-19 11:57:45
未来触角•感官激活计划推出“中国新势力当代艺术展”
“未来触角·感官激活计划”的26位参展艺术家,试图用艺术的方式向未来发问,向自己的内心追问。展览希望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引发人们对精神与肉身、自我与世界、过去与未来的思索。很多时候,问题远比答案更为重要。
2022-01-18 11:07:25
欧宁专访:重启声音媒介,再现地方音景
长期以来,欧宁是一位当代艺术领域中的传奇人物,他在音乐、声音艺术、纪录片、文学、设计、建筑、城市研究、乡村建设和地方营造等诸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富于开创性的项目。
2022-01-17 14:13:32
第六届画廊周北京以“共享”为主题,将于5月举办
据悉,本届画廊周北京将携38家参展画廊和机构的40余个展览回归,合力在北京呈现创新、蓬勃的艺术景象。
2022-01-15 21:10:00
从中国开始:剪纸艺术的世界现象及其文化发现与认知
《世界剪纸艺术(欧美卷、亚洲卷)》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主编。本文通过访谈的形式,呈现了书籍编撰的过程、研究方法、书籍特色、现实意义等信息,同时,乔晓光教授还深入阐述了剪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性、跨文化性,以及剪纸传承中的性别问题。
2022-01-14 12:15:48
“福虎迎祥——杨柳青木版年画展”在北京市紫竹院公园启幕
年画,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千百年来,每逢岁末,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祝愿新的一年吉祥喜庆。
2022-01-14 11:25:52
【赠票福利】你好2022|元宇宙时代的艺术长什么样?
奥斯汀·李代表了一种新的艺术实践方式和表现形式:他首先在虚拟现实软件中进行创作,随后将其以实体的形式呈现为绘画、装置和雕塑。
2022-01-13 13:54:10
杨冬江教授入选2021中国室内设计名人堂
2022年1月6日,2021中国室内设计名人堂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教授被授予“正式成员”荣誉,成为今年三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室内设计师之一。
2022-01-12 09:18:41
王兴杰:用绘画穿透时间,触摸记忆
它们是情感的象征,亦是生活的印记,其创作逻辑反映出王兴杰对“绘画与时间”的体认:“不止于艺术和时代的关联,也关乎艺术对于私人时间的追溯”。
2022-01-12 08:48:48
专访青年古琴演奏家卓然:古琴“曲高和寡”?秘诀在找到那扇门
在北京前门附近草厂八条的胡同里,门口立有一对小石狮子的院子就是青年古琴演奏家卓然的古琴工作室——“榣山小院”。
2022-01-12 13:34:26
镜中的影像:是什么把我们带到镜子面前?
回顾历史,艺术家对作为意象和载体的镜子关注尤甚,镜子在古典绘画中无比繁忙地出现。
2022-01-14 11:36:46
丁方《丝绸之路文明启示录》:击穿历史与未来
《丝绸之路文明启示录》是丁方先生的最新著作,可以说是他最近十余年来历史、文化、艺术探索的一个小结,上写至史前远古中华先民民族精神魂魄的铸炼,下写至近古和当代对历史文脉的探寻和再创造,从东方的昆仑山、青藏高原文化遗迹到西方的希腊、罗马、拜占庭的文明征程,地跨数十万里,视野宏阔,犹如一部体例简练的史诗著作。
2022-01-11 14:13:29
腊日习俗变迁:从喝酒狂欢到喝粥养生
腊八节来源于古代的“腊日”,“腊日”在早期并没有固定的日期。
2022-01-10 18:43:33
阿福的微笑、阿炳的《二泉映月》就是无锡古城的灵魂
2019年6月,“泥土的生命—无锡惠山泥塑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我受邀出席展览开幕式和研讨会。在展厅里,我看到了不同时期的惠山泥人作品,既感到亲切,又有新的认识。
2022-01-13 13:19:05
关系重塑:双重肖像——卢征远个展在四川美术学院开幕
2022年1月4日,“关系重塑——卢征远 唐勇双个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双重肖像——卢征远个展” 作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系列双个展计划”之一,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基于卢征远近年来对雕塑的公共性以及雕塑与观众体验、互动的探索和实践,呈现了其作品从“物”到“场”的转变,体现了雕塑、空间与观众三者之间的观照关系。
2022-01-10 14:38:42
图集 | 《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
《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以国家博物馆藏品为基础,汇集300余套各类材质的长江文化代表性物证,并划分五个单元进行全面展示。
2022-01-07 15:18:58
国内最大规模徐冰个展“徐冰的语言”在浦东美术馆开展
2021年12月24日,徐冰大型回顾个展“徐冰的语言”在浦东美术馆正式开幕。这不仅是徐冰在上海举办的首次大型个展,也是迄今为止徐冰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个展。
2022-01-06 09:29:13
盘点2021年值得关注的公共艺术作品
2022年伊始,艺术家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创作。在期待新作到来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过去一年里那些值得关注的公共艺术作品。
2022-01-10 16:03:59
马头琴的传承
马头琴这一距今2500年的弦乐祖先,历经沧桑,如今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应该说,这是一种文化与艺术的传承。马头琴究竟在传承什么?
2022-01-12 11:23:29
谁画笔下的自己更传神?看16位画家的自画像和肖像照
在摄影术发明之后,许多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著名画家都被拍到过,由于他们罕见的照片,我们可以将他们的真实面貌与自画像进行比较。
2022-01-05 13:41:19
赵孟頫逝世700周年,“复古与传承”特展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
2022年是赵孟頫逝世700年。1月2日起,“逝世700周年纪念:赵孟頫与其时代——复古与传承”将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
2022-01-04 14:57:20
2022年全球艺术界有哪些展览值得期待?
疫情尚未散去,但人们对艺术的热情却不会减退。历经时间的沉淀与情感的淬炼,经典艺术愈加显露出超越时空的光辉。虽然因为全球疫情,人们大大减少了跨国旅行,但人类艺术的盛宴仍在世界各地隆重登场。
2022-01-01 11:35:50
丢勒诞辰550周年:一位文艺复兴艺术家的旅行
“丢勒之旅:一位文艺复兴艺术家的旅行”展览汇集百余件丢勒的绘画、素描、版画及信件,讲述他前往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和低地国家的三次旅程。梦想带着好奇、勇气与骄傲启程了,最终,他迸发出了无穷的力量。
2022-01-02 12:49:03
近40年他以“椅”入画,吴冠中称他发现新大陆
剪影般的“明式椅子”悬荡于半空,巨型黑色画块自墙表“延伸”至地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本年度压轴大展“纵•横——王怀庆艺术展”构建起一个富有戏剧感的空间,回顾了艺术家王怀庆五十年来的创作历程。
2021-12-31 15:14:14
陈东:珠三角地方实践的冲动与自洽
近日,“一思一食”第二期“以食为媒:顺德饮食地理和城市行走”是青云文社策划的顺德美食文化探寻活动之一,活动邀请了多位艺术家、音乐人和文化专家深度参与,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活动期间,艺术中国记者对青云文社发起人陈东做了独家专访。
2021-12-30 11:00:00
从历史中逃逸的异常之物——向阳个展“过去是现在的未来”展评
在北京王府中环旗下的拾玖贰壹艺术中心里,在艺术家向阳的展览“过去是现在的未来”中,我们看到的正是一批由从历史中逃逸的异常之物所组成的展览。
2021-12-30 14:56:28
画家杨刚用水墨表现冰雪运动的快与美
这些冬奥作品将速写与书法用笔、意象造型相结合,融入现代抽象与构成元素,艺术形象鲜活生动,所绘对象既有转瞬即逝的临场感与冲击力,又有雕塑般的体量感和永恒性,在寥寥数笔中实现了“速度”与“力量”的矛盾统一,体现出生命的律动和生生不息的奥运精神。
2021-12-28 16:54:29
大地风貌的精神吟唱:风拂大地——王建国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风拂大地,拂过黑土地上广袤的原野与山林,拂过东北老工业基地朴素的厂房与生活图景。2021年12月26日,“风拂大地——王建国油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
2021-12-28 00:02:41
“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500余件传统民艺和当代艺术创作将于近日向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采用民艺藏品和艺术作品融合展示的方式,希望可以更加直观地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民间艺术为当代艺术创作带来的深厚滋养。
2021-12-27 16:17:59
1
2
3
4
5
6
7
8
9
10
100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