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客讲述“南京摇滚往事”走红网络

时间: 2015-01-08 10:05:43 | 来源: 旧数字报

首页> 资讯> 生活> 音乐

高川子、赵勤、李志

高川子、赵勤、李志

哪个城市最摇滚?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北京,那里有中国摇滚教父崔健,还有汪峰这样的大腕,但实际上南京也很摇滚,这里不仅有著名的摇滚音乐人,20多年前南京就有大批优秀的摇滚乐队,甚至有一些南京人在改革开放前就玩起了摇滚。近日首部反映南京摇滚的纪录片《摇滚南京》走红网络,纪录片用3位摇滚乐手讲述了南京与摇滚的不解之缘。

首部反映南京摇滚的纪录片

3个人3个故事讲述真实的南京摇滚

“我们是从15个南京摇滚人中,选择了3个人物来拍这个纪录片。”《摇滚南京》执行制片人胡欣也是一名音乐人,对于胡欣来说,拍一部讲述南京摇滚的纪录片,“一定要正儿八经,一定要走心。”

据胡欣介绍,他们从去年6月份开拍,纪录片共分为3集讲述三个人的摇滚故事,每集15分钟,将陆续在优酷网进行播出。

而这部纪录片通过对三位南京摇滚客生存现状的真实呈现,以及多位南京摇滚资深亲历者的真诚讲述,让热爱摇滚乐的观众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走近真实的南京摇滚。

摇滚主唱其实是一名美术老师

用本职工作为爱好赢得空间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带着什么东西来呢?我觉得是带着一颗心来学习。”“心是什么?心是恒心,是用心、专心。”纪录片中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绿色短袖POLO衫的男子站在讲台上,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他就是纪录片第一集《私人之旅》的主人公高川子,本职工作是宁海中学美术老师,因为2002年在北京东路的一个酒吧里看到了摇滚演出,下定决心要学吉他,后来他成了南京冷冻街乐队的主唱。实际上与很多在南京昙花一现的乐队相比,高川子显得非常理性与务实,就如同他告诉学生的那样,他用恒心、专心,在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时,“去为他所热爱的音乐赢得生存空间”,按着自己的步调出唱片。

合同再诱人也不愿离开南京

摇滚大腕儿李志的南京情结“十分任性”

“好几天了,我从来第一天早上起来喉咙就疼得很厉害”“现在身体越来越差”“每一首都没有定稿,歌词现在是最大的痛苦。”纪录片中穿着黑色T恤、蓝色短裤,现在在国内很火的独立音乐人李志显得有点苦恼,没有了往昔在演唱会舞台上的兴奋与张扬。

3300张跨年演唱会门票12分钟全部抢完,可见李志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不过在纪录片中,导演呈现了李志最新专辑《1701》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一面,在15分钟的画面中你可以看到李志的沮丧与苦恼,看到团队人对他的小牢骚。

当然在纪录片中李志也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从一名辍学的学生成长为一位知名的独立音乐人,同时在面对唱片公司的优厚合同时,他又为何不动心,坚持留在南京探索属于自己的独立音乐。

“李志离开南京肯定会有更大的舞台,不过我觉得李志愿意留在南京,是因为这座城市能给他更多的空间。”作为纪录片的执行制片人,也曾是李志团队键盘手的胡欣认为,李志想要做自己的东西,他不想被商业所绑架。

实际上,直到现在李志还在坚持每年在南京举办着并不赚钱的跨年演出,而南京也一直是李志歌名歌词中常出现的元素,从之前《山阴路的夏天》到最新的《热河》,李志用自己的歌曲诠释着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20多年前南大老礼堂的摇滚音乐会

挤进1700多人观众激动地跑到舞台上

在第三集讲述南京艺术家赵勤的摇滚故事中,有一段珍贵的老影像,影像是在1993年的南京大学老礼堂拍摄的,影片中赵勤和他的“爱国者”乐队正在台上演出,而台下观众兴奋得手舞足蹈,密密麻麻全是站着的观众。

“当时南大老的小礼堂只能容纳几百人,一下子挤进了1700多人,导致大礼堂的1楼2楼,以及走廊外边包括舞台上全是人。”赵勤至今印象深刻,当时他们作为被南大邀请来的4个摇滚乐队之一,是最后一个上场,不过当他们上场后却发现架子鼓后面、前面已经围了一圈人,赶都赶不走。

“在纪录片的老影像中,可以看到兴奋的观众甚至将保安的帽子拿掉扔起来,于是保安发火了。”赵勤回忆道。

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初,当很多南京人还不清楚乐队是何物的时候,赵勤和贝斯手卢中强、鼓手郭翔等人已经在南京组建了一支专业的摇滚乐队,取名“爱国者”。在赵勤看来,20多年前在南京演出摇滚是一件很爽的事情,“歌手和观众相互被影响,相互被需要。”

赵勤解释说,因为当时能听到的摇滚音乐太少,观众也很容易被歌曲打动,从他们的脸上就能看到那些真挚而又高亢的情绪,而作为歌手看到这样的场景也会非常激动,“所以那会儿我基本上演出完都会头昏脑涨,筋疲力尽。”赵勤告诉记者。

【南京摇滚往事】

上世纪70年代

南京就有人玩起了摇滚

“南京摇滚乐的历史其实要追溯到上世纪的70年代。”南京摇滚界资深人士华恭(化名)告诉记者,其实南京的摇滚乐发展非常早,甚至在文革后期就有人在尝试摇滚乐,“当时弹的吉他其实就是摇滚的启蒙。”

“那时候南京人对于摇滚乐最早的认识来自于几部电影,大多是进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其中就有阿尔巴尼亚电影《地下游击队》,”华恭说在电影中人们知道了吉他这个乐器,同时也感受到了有别于样板戏的唱法。

“不过吉他在南京流行以后,就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排斥”,华恭说所以当时弹吉他的人在生活中也会显得鬼鬼祟祟。

而当时人们买吉他主要是在新街口的乐器商店,就是现在新百商场那里,而且也形成了玩吉他的圈子和标志性的人物,“比如吴子彪、吴子莲兄妹以及其他几个人。”华恭说,不过当时有些弹吉他的人甚至连五线谱都不认识,手持吉他的姿势也是反复看电影学会的,而且弹奏的技巧也非常粗糙。

改革开放后

外国留学生把正宗摇滚乐带入南京

“改革开放后南京的摇滚音乐发生了质的变化,”华恭说主要是关于摇滚的资讯多了起来,而资讯的源头就在南京大学,“南大开始有外国留学生了,留学生把重金属以及世界主流的流行音乐用磁带的方式带进了南京。”华恭告诉记者,那也是他们那一代真正开始接触正宗摇滚音乐的时候。

“当时我还参加过一场摇滚音乐的欣赏会,”华恭回忆那是在利济巷的一个朋友家,由于朋友是南大外语系的子弟,翻录了外国留学生的一些音乐,于是通过一个小型的收录机进行播放。“那个音质现在听差得不得了,中音高音什么都听不出来,”不过当摇滚音乐播放后,动感的节奏,还是把经常听“红歌”的华恭震撼到了,“哇,原来音乐可以这样唱!”

此外,像当年的华东水利学院,现如今的河海大学曾经有个迪斯科舞厅,当时华恭还跟着外国人一起进去过,“在里面第一次看到有人在磨碟,当时也不晓得这个其实就是现在歌舞厅常见的DJ。”这给华恭的印象也很深刻。

上世纪80年代

南大小粉桥卖打口碟成摇滚迷中心

“后来小粉桥卖打口碟成为了南京摇滚迷常常聚集的地方。”这种由于国外出版商因为高估销量而大量生产,结果卖不出去只好进行打口销毁,最后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到中国的唱片碟,对华恭这样的老摇滚迷来说影响很大。

“南京也进入了淘碟时代,”华恭说当时的摇滚迷如饥似渴地去寻找摇滚磁带和碟片,后来渐渐知道摇滚音乐有类型化的东西,“比如知道布鲁斯,知道乡村民谣,还有像约翰·丹佛这样的歌手了。”华恭说道。

华恭认为,上世纪80年代那一拨南京的摇滚迷在寻找摇滚的过程中,也渐渐意识到其实摇滚乐与文化息息相关,他们对摇滚乐的认知也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在华恭看来,南京一直不缺摇滚的土壤,也不缺摇滚的人才,但那会儿由于缺少商品的包装与传播,和北京这种各种资源集聚的城市相比南京相对较弱。“而且南京这边的人相对往内走,更关注自己个体内心,也相对比较内敛,”在赵勤看来,南京的摇滚其实一直都有,只是显得并不是那么张扬。记者范杰逊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