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新专辑《1989》
美国小天后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最新动作,是她新出炉的MV《Blank Space》。四分多钟的MV里她换了20个造型,从头到尾张着血盆大口画着标志性的上翘眼线,穿晚礼服遛狗,戴墨镜站在马背上,撕前男友们的画像,砸跑车,在树上刻字,烧Sean O’Pry的衣服……
从纳什维尔的乡村小清新,到如今的准流行天后,斯威夫特的人气在无数少女粉丝的保驾护航中一路高涨。一个女疯子样的MV算什么,还不是一样有人争着埋单,媒体争先解读,男人们抢着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成为MV中走廊里众多画像中的一幅,搞不好还像其中一幅一样被狠狠插上一把斧子,以自己的“无情”衬托斯威夫特的“多情”。
想听歌请买唱片
然而这还不是斯威夫特最“特立独行”的地方。要让她在第五张个人专辑《1989》发布一周内就登上《时代》及《彭博商业周刊》的封面,靠的显然不止是音乐本身(虽然这张专辑是她的第一张纯粹的流行音乐专辑,为其正式转型之作),也不是夸张的MV(比起很多出位的MV,换20套衣服加自黑感情史也并不新鲜)。
商业上的成功是一个原因:一周内,她的专辑销售就超过百万张,占美国整个音乐产业的 22%,超过碧昂丝(Beyoncé)、酷玩(Coldplay )和 Lady Gaga 等其他有影响力的流行音乐人。事实上,斯威夫特是2014年全球唯一一位唱片销量超过百万的歌手。
然而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一次她的叛逆不仅体现在把前男友们烈火烹歌,更大胆宣布把自己所有的作品从Spotify(流媒体音乐服务软件)上下架。并且,这一需求是全球同步的。也就是说,国内的所有流媒体平台,也必须按要求下架她的所有音乐作品。
这一逆势而上的举动把所有人都震惊了。也并非没有前车之鉴,比如“电台司令”(Radiohead)的汤姆·约克(Tom Yorke)就早已干过相似的事,影响却没有斯威夫特此次来得大。当时,约克要求撤架的原因是:“年轻的艺术家不可能通过Spotify赚到钱,盆满钵满的只有Spotify的股东。”
对此事,斯威夫特的逻辑很简单。她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访问的时候列出这样一个等式:“音乐是艺术,艺术很重要且稀有。重要、稀有的东西很值钱。值钱的东西就需要人们付费购买。”
来看一组数据,就能知道斯威夫特为何甘愿冒人气下跌的风险把作品全面下架,连在线试听亦不允许了。
虽然Spotify表示它们70%的收入都会返还给厂牌和制作者,今年这个数字是10亿美元,但做音乐的人仍未觉得从中获得太多收益。斯威夫特的厂牌Big Machine的CEO司考特·波切塔(Scott Borchetta)表示,公司去年从Spotify分到的收入只有区区50万美元,而斯威夫特从全球流媒体上获得的收入亦不过200万美元。在Spotify上,作品每播一次音乐人仅能拿到0.006到0.0084美元。也就是说,尽管泰勒·斯威夫特的新歌在过去30天内被播放了高达1900万次,她只拿到了16万美元。
这些收入,与她每张标价14.89美元的新专辑售出百万销量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更何况流媒体的存在还会影响到她的实体专辑销量。
为了吸引歌迷购买实体专辑,斯威夫特在专辑的设计上想了花招,包括限量的拍立得私人照片、信息量巨大的歌词本,甚至还有买实体专辑才会有的隐藏歌曲。她努力向惯用流媒体的年轻歌迷证明,CD仍有购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