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孩子乐队首府献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再述民谣记忆
民谣,从青春的心田上流过
文/本报记者李卿图/本报记者陈星宇通讯员邓刚
乐队成员“忧伤手风琴”张玮玮。
乐队创始人张佺,演奏的是冬不拉和口琴。
在野孩子乐队中,郭龙充当着鼓手。
本世纪初自诩为“文艺青年者不可能不知道”的野孩子乐队,曾在他们所经营的河酒吧掀起一阵前所未有的民谣风,他们的河酒吧更被誉为中国当代民谣的“母亲河”。2003年,河酒吧转让,随后,主创之一索文俊离世,乐队自此解散。直到2011年,才重新成立。12月8日首府八音盒音乐节上,观众们终于又听到了他们质朴的声音。那些曾经的辉煌已经被人们遗忘,新生的野孩子却依然保持着那份独有的质朴情怀。
重组
野孩子依然质朴深沉
野孩子乐队诞生于1995年,由来自甘肃兰州的张佺和索文俊创立,之后吸纳新成员、参加各种演出活动、解散、重组等等事件,一度都为歌迷熟知。2011年重组后的野孩子乐队,只剩下了创始人之一张佺,以及后来加入的张玮玮和郭龙。“他们都去干别的事儿了,”张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乐队当年的解散,依然流露出遗憾的神色。他告诉记者,以前的贝斯手李正凯在和几个外国人玩爵士乐,手鼓演奏者陈志鹏则在云南从事起了教育行业……“总之是各奔东西,各自为业。”
8日的演出里,“忧伤手风琴”张玮玮依旧拉着他忧伤的手风琴,张佺也依然是他不变的冬不拉和口琴,留着发髻以及络腮胡的郭龙充当着鼓手,并时而跟着合唱。手风琴、冬不拉、口琴、鼓,这样奇特的乐器组合一发声便是浓重的西北乐风,“信天游”式的陕北民歌元素、“花儿”式的甘肃民歌元素,以及“秦腔”式的陕西戏曲元素和新疆民歌的元素,这些都是野孩子音乐语言的组成部分,这也让在座的新疆观众感到亲切无比。张佺说:“我就是西北人,我觉得西北民间音乐就像是一条河流,穿越时间和空间,河水携带着种子默默流过干渴的河床。”
野孩子乐队演奏了九首歌曲,包括赋予乐队名称的《野孩子》,“我眼望着北方,弹琴把老歌唱”的《眼望着北方》,以及早年地下室排练的真实写照《生活在地下》,节奏明快的《小马过河》,呐喊着的《伏热》等,他们西北式的嗓音沙哑、高亢、深沉,一如当年。最后,他们放下乐器,挺直腰板,颇为肃穆地演唱了他们的代表作《黄河谣》:“黄河的水不停地流,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远方的亲人哪,听我唱支黄河谣……”
野孩子乐队写过不少歌,也创作出不少极其动人的曲子,他们对自己的每一首歌、每一首曲子都倾尽心血,即使已经熟练无比,演出的前一天还是在酒店的房间中整整排练了4个小时,这种勤奋认真,和当年出道时并无不同。
怀念
河酒吧的青春、理想
说野孩子乐队就不能不说河酒吧,这也是记者与野孩子乐队三人聊得最多的话题。
河酒吧于2001年创立,前身是个小画廊,地址在北京三里屯南街。“当时我觉得可以接过来做个酒吧,这样乐队可以有固定演出的地方,还可以有些收入,不至于大家生活那么窘迫。”张佺说。
河酒吧的运行模式有些类似在日本以及欧美流行的“LiveHouse”,在这里演出的不仅包括野孩子乐队自己,还有周云蓬、万晓利、小河、王娟等民谣音乐人,而左小祖咒、舌头乐队、废墟乐队等也经常在这里出没。
民谣音乐人周云蓬在他的书里写道,那时感觉做地下乐队的,如果没上过河酒吧的舞台,你都不好意思见人。不仅如此,河酒吧还是诗人、乐评人、艺术家和外国友人的汇聚地。一间小小的河酒吧,就像一个小小的乌托邦,也像是一条中国当代民谣的“母亲河”。
“那时候的酒吧和现在的不一样,人们的精神状态也不一样。”在张玮玮的记忆里,河酒吧无疑是标志着青春、热情、理想等关键词的地方。那时张玮玮和郭龙只有20多岁,张佺也才30出头,正值爱玩爱闹的年纪,在新世纪的最初那几年,人们享受着音乐、啤酒和爱。每天的固定演出之后,就是各种即兴表演,最火爆的时候,“人多的连外面的街道都挤满了,根本看不到舞台。”张佺回忆说。
可河酒吧运营仅仅3年,就不得不转让了。“如果能赚到钱,谁愿意转让?”郭龙笑着说。由于缺乏经营管理经验,河酒吧只是勉强运转,根本雇不起服务员,野孩子乐队的几个人不仅要演出,还要兼职做酒吧招待,连“乐队的创作都停滞了”。“实际上那是一段对我来说很矛盾很混乱的生活,我开始觉得那里有很多不真实的情绪,唱歌是关于生活的表达,在北京没有找到我最终想要的生活。”张佺说。
郭龙也感慨说:“河酒吧就好像是人的学生生涯,怀念是真的,但你希望总停留在那个时期吗?”现在回首,张玮玮也不得不承认,“河酒吧不过是赶上了中国民谣音乐的最后一个浪潮。”
但尽管如此,河酒吧在他们心中还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是河酒吧成立10周年,野孩子乐队在早已物非人也非的河酒吧举办了一场名为“静水深流”的纪念音乐会,算是悼念一下他们已逝的青春。
未来
希望民谣音乐有更多关注
河酒吧虽然已经成为过去式,但各地优秀的民谣音乐人和民谣主题的音乐演出、音乐节都受到普遍关注。周云蓬出书、演电影、唱歌三不误,万晓利等民谣音乐人得到了主流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小河在实验音乐的道路上大显身手,充分展示着自己的想象力。张玮玮和郭龙转战“美丽药店”、“IZ”等多个乐队,给小河、万晓利、左小祖咒、王娟等人当乐手,2007年开始独立发声,之后还多次和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跨界合作,成为舞台剧的配乐高手。
而河酒吧的主人张佺则早已远离北京,前往云南,用冬不拉和口琴探寻着自己心中的民谣。张佺说,选择在云南生活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在那里,他得到了内心的平静。而实际上,当年解散时,张佺就曾号召大家一起前往云南,重新开始他们的音乐生涯,但种种条件都不允许,最后只好“我先去,他们随后再来。”但这一“随后”就到了2011年年底,已然功成名就的张玮玮和郭龙来到了云南,与他们的老大哥张佺再次重建了野孩子乐队,同年,他们参加了在杭州西湖举办的国际音乐节。
“关于创作和歌唱,对我们来说还会有很远的路要走。”谈及野孩子未来的发展时,张玮玮说,“我们和过去的野孩子不一样了。”曾经青春热情的野孩子,经历了生活的洗礼,现在他们已近不惑之龄,郭龙笑着说:“你可以叫我们老野孩子。”
看过8日晚的演唱会,大概都能理解这个“老的”也是新的野孩子乐队,他们一起低吟着《眼望着北方》,无配乐高唱着《黄河谣》,他们和以前确实不同了,就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乐队、另外一些人,身上充满了岁月的深沉。
谈及“理想”这个不管是文艺青年还是文艺中年都必谈的话题,张佺有些语重心长,他说民谣音乐现在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希望这不是一种时尚和潮流。张玮玮也说,若要以这样的音乐表达深入更多人的内心,还需要音乐人用心关注自然,关注更多人的生活和情感。
“音乐是条河流,从心田流过。若心灵干涸了,音乐是最好的浸润之一。”张佺用这句话结束了访谈。如他所言,年轻的心田上,都曾流过一条叫做民谣的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