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音乐

CD,以另一种方式重生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0-29 08:55:55 | 文章来源: 北京晚报

1982年10月1日,比利乔(Billy Joel)的新专辑《第52大街》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在日本发行,它成为历史上第一张音乐CD。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一张直径12厘米的光盘,会给全世界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

CD曾被宣传为“无法磨灭”,能提供“终身听觉享受”。不过,CD走过了三十个年头,第一批量产的CD还是“寿终正寝”,无法使用了。

体验

74分钟长度

录全第九交响曲

在CD的发展历程中,飞利浦和索尼两个不断创新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是黑胶唱片兴盛的时代,但是黑胶唱片的缺点也逐渐困扰着人们,它很容易剐花,播放次数越多磨损也就越多,音质也会变得越来越糟。

1972年,飞利浦展示了一种新型的家庭音频媒介“Video Long Play”(VLP),即光学影碟。VLP影碟看起来就像是一种较大个儿的CD,使用模拟格式在光盘中存储音频和视频内容,但这种模拟格式在光学影碟上录制的音频会出现漏码,于是1974年,在VLP技术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系统“Audio Long Play”(ALP),开创性地使用了数字音频信号,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ALP系统发展为直径只有11.5厘米,且能存储60分钟的立体声音频。飞利浦决定将这个项目的名称更改为“Compact Disc”这就是CD。

此时的日本,多家唱片公司也在展示着自己的数字音频光盘原型,索尼在大贺典雄的带领下,不遗余力地推广CD。

1982年,在索尼和飞利浦的紧密合作下,CD迎来了标准化格式。在一项名为“红皮书”的文件中,对CD的播放时间、直径大小以及取样频率做了统一而详细的规定。

大贺典雄毕业于东京国立艺术音乐大学,深受欧洲古典乐影响。在他的坚持下,光盘的尺寸被更改为12厘米,这样一来就能容纳74分钟的音频这是完整播放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所需要的时间长度。有趣的是,这两家公司一致同意以荷兰一角硬币的尺寸为基础,确定光盘内孔的直径。

1989年,CD销量首次超越黑胶唱片,随后又在1992年首次超过了卡式录音带,CD唱片市场也达到顶峰。

卖唱片的店

比公共厕所还多

顶峰时期,CD的热潮也席卷了中国大陆,人们感受到了全新的音乐体验。

依然坚守在地安门西大街的福声唱片店老板王卓辉,见证了CD在北京的火爆。1992年,人们平均月收入也就三四百元,此时刚步入社会的他,花了70元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张CD崔健的第一张专辑《新长城路上的摇滚》。

尽管当时王卓辉还没有CD播放机,但他看着CD就喜欢,他一下买了三张,自己留了一张,两张送人。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CD。碰见好的CD,他就买下来留着。2002年,他开起了唱片店。一开就是十年。

提到CD火的那段时间,王卓辉说,北京大街小巷都是卖唱片的,他开玩笑地说那个时候,“卖唱片的店比公共厕所还多”,仅是西四到豁口这一带,就有40多家店。

尽管在他看来,CD的“虚假繁荣”存在着严重的泡沫,但是那段岁月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他的店里,有不少顾客和服务员成为了好朋友,有的顾客和服务员还因为CD成为恋人。而那个时候的王卓辉,在有限的收入里,总会抽出一部分钱用于购买CD。

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后期,新街口一带的唱片店转的转、关的关,王卓辉和他的福声唱片店,成为这一带依然坚守的为数不多的唱片店之一。

HIFI,

能否让CD再现辉煌

即便不是MP3和网络的冲击,二十一世纪初叶,CD的音乐编码格式也遭到了挑战,SACD和蓝光就是自身寻求突破的杰出成果。SACD同样也是来自于索尼和飞利浦的合作,它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融汇了黑胶唱片的容量大与传统CD体积小的优势,让声响更具空间感、立体感,最大限度地接近录音室的效果。

最值得期待的,则要数蓝光唱片了。目前为止,蓝光是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它因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而得名。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更多的信息,因此,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达到25G或50G。

世界上第一张蓝光唱片是由挪威的Divertimenti管弦乐队录制,这是一张名为《Trondheim Sonstene Divertimenti(嬉游曲特隆赫姆的独奏)》的专辑,和传统的蓝光用于影像不同,这张蓝光唱片清晰记录了各种音乐器械的声音。

这两种存储介质最大的特色就是还原真实的音乐,包括它的所有细节。这对HIFI一族(HIFI意为高保真,通过各种设备还原最真实声音)来说,它们在音源上提供了最优质的保证,而这显然不是MP3能胜任的。这个时候,CD、SACD和蓝光或许会迎来新的机会。目前国内,SACD片源相对来说少很多,蓝光唱片又正处于发展初期,蓝光唱片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其配套设备成本更高。因此,价格相对便宜,且有着巨大数量基数的CD唱片,或许是HIFI一族最合适的选择。

不过,此时,CD面临的问题依然还是网络的发展。随着网络带宽的发展,使得没有损耗的无压缩超高精度音频传输成为可能。APE和FLAC音频格式,就是网络上流行的高精度音频的代表。这也意味着,在网络上,将有数量庞大的高品质音乐库供人们自由选择。另外,以七彩虹C4为代表的便携HIFI播放器也能播放APE和FLAC格式的音乐,这使发烧友们能够随时随地享受不亚于CD音质的音乐。

但无论如何,曾经辉煌的CD以及在CD技术上开创而来的SACD、蓝光唱片都看到了希望。

发现

曾经:MD成为匆匆过客

1999年,厦门的音乐爱好者“度量衡”(网名),在逛唱片店的时候,看到了一种更小的光盘,上面写着“Mini Disc”的字样,碟片倒是不贵,几十元,但是它的播放器贵得咋舌:2000元。这个“Mini Disc”就是索尼1992年正式推出的一种全新的音乐存储媒介MD。索尼宣称,MD碟可以反复录制100万次以上,可记录255首歌,字幕总容量为1700个字。

2002年,“度量衡”花了1750元,买下了属于他的第一台MD播放机:索尼R900。用了MD后,给他的第一感觉就是便携,相比CD,MD碟小了一半,真正做到了便携。MD碟片非常多样化,曲目可以自由编辑,最令他高兴的则是,MD还可以录音。当时CD还属于“高消费”,因此借别人CD录制到MD上后,就几乎是零成本使用,这对喜欢音乐的他来说,实在是个天大的喜讯,而且相比于磁带录音带,MD反复擦写后并不影响音质。

“在音质上,MD相比CD,理论上是要差一点点,但实际上,MD的输出电路比同时代CD做的更好,综合音质反而更好”。“度量衡”说,“MD的工业设计很棒,像艺术品,在它身上充满了机械感、科技感。”

但是,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进步,CD成本大幅下降占据市场,MD成为匆匆过客,没几年就消失了。

展望

未来:

CD之外的选择

磁带或许重新回归

说到磁带,人们可能只会想到那些尘封在抽屉里只能存下十几首歌的老古董。但你可能不知道,磁带也能在未来存储领域发挥大作用,甚至能让我们在一些领域又重新回到磁带的年代。

目前,富士胶片和IBM的研究员已经分别在日本和瑞士研发出用于大容量存储信息的磁带。这种比原先我们用过的音乐磁带还要小一号的新型磁带,可以存储超过35TB的数据,这个数字相当于35万册图书的信息量。

与现在人们常用的光盘相比,用磁带储存的应用主要是面向那些需要大量数据吞吐量的地方,例如2020年将要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运行后每天的数据吞吐量将会达到1PB(1024GB为1TB,1024TB则为1PB)。

对于磁带,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读写速度。磁带的读写速度比光盘要慢,而研究人员已表示,正在对这方面进行改进,力争能让磁带的读写速度能与目前的光盘驱动器媲美。

闪存造就智能生活

几年前人们还在用光盘来存储电脑中的资料,现在,闪存盘成为人手必备。SanDisk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说,闪存技术已经诞生25周年。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闪存的容量提升了三万倍,同时成本却降低到只有原来的五万分之一。1991年,SanDisk的第一款容量20MB的固态硬盘,当时售价高达1000美元,而在今天,它只卖2美分。

由于其较低的成本、使用的便捷性以及在消费者及专业人士中的高普及性,闪存对促进数码内容的蓬勃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无论是能够让消费者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平板电脑,还是维持社交网站正常运营的服务器,闪存造就了当今许多最广受欢迎的应用程序。

未来市场,使用嵌入式闪存芯片的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将成为市场主流,安装基于闪存固态硬盘的超薄笔记本正在重新定义笔记本电脑的分类。因为有了闪存,这些设备的响应速度极快,并且外形更小巧,更轻薄耐用,给予消费者更为愉悦的使用体验。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