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音乐

胡德夫的民歌流域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9-17 09:00:00 | 文章来源: 北京晚报

胡德夫的民歌流域

1950年出生的胡德夫是台湾民歌运动的先驱,也是关注台湾原住民运动的先驱。他出身于台东卑排族人,11岁来到台北,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校园民谣运动,他们的主要诉求是“唱自己的歌”,这被认为是台湾的一次文化觉醒。

台湾

胡德夫上的是教会学校,自然他会唱灵歌,而一位加拿大老师又教他听了许多美国的黑人音乐。在70年代,胡德夫是在酒吧唱英文歌收入最高的歌手。一天,一位同仁很愤怒地摔了一瓶可口可乐称,台湾喝可口可乐,听英文歌,菲律宾喝可口可乐,听英文歌,西班牙喝可口可乐听英文歌,难道我们就没有自己的歌吗?这一举动掀起了台湾的民歌运动,年轻人开始自己写歌,唱自己的歌,胡德夫就是这场运动的先驱。这场民歌运动改变了台湾的音乐生态,之后,金韵奖成立,民歌成为独立于流行音乐之外的一股重要势力。

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Enigma演唱了一首《回到纯真》,使用了台湾原住民郭英男演唱的一首《老人饮酒歌》,这虽然引发了一场版权官司,但也让台湾开始关注自己的原住民音乐。而胡德夫从小就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胡德夫开始在学校,在公园,在唱片店门口演唱这些民歌,同时,胡德夫还重回原住民驻地,与他们一起劳作,一起唱歌。

胡德夫说,音乐对于原住民生活太重要了。大家见面就开始用歌声问候,聊天。而两个人有矛盾也会有中间人用音乐、用歌唱来调解纠纷。

2005年,胡德夫出版了第一张专辑《匆匆》,这其中就包括了《匆匆》、《太平洋的风》等歌曲,2006年金曲奖上,胡德夫获得最佳作词人和最佳年度歌曲奖。在台湾业内专家评选的百张最佳专辑中,胡德夫的《匆匆》名列第2位。

在之后6年中,胡德夫转向关注原住民孩子们的生活。他组织原住民孩子从山区、海边走入大都市,让他们亲自体验真实的都市生活。胡德夫会让他们住喜来登饭店。他说,不光要他们只看到饭店的建筑外观,也要让他们真正体验住进去的感觉。胡德夫认为,要让原住民有心理上的适应,不产生被排斥感和孤独感。同时,他积极开发孩子们的潜力,除了传统的绘画、手工、音乐、舞蹈外,一个只有90多人的学校,孩子们爱踢足球,他就为孩子请足球教练,添置装备,之后,他们连续三年成为台湾学校足球比赛的冠军。原住民医生很少,他就联系家长,为他们的孩子提供资助,让孩子学医,之后,再服务于原住民。

胡德夫认为,这6年间音乐上很荒芜,直到2010年底去了美国的纳什维尔。

纳什维尔

2010年底,胡德夫去了一趟美国的纳什维尔,不经意间又录制了一张专辑,这张专辑就是《大武山蓝调》。

胡德夫原本是去朝圣,纳什维尔是一座音乐城市,是蓝草音乐的发源,也是乡村音乐的中心,每年的乡村音乐大奖都在这里颁发,这里有乡村音乐名人堂,有无数录音室,许多经典专辑都是在这里录制出来的。

胡德夫从上教会学校时就开始唱黑人灵歌,之后,又长期在台湾酒吧中演唱英文歌,自然,他对这里很有感情。

胡德夫的朋友为他找来了一个黑人合唱团,还找来与“王子”合作过的乐队一同交流。在录音室中,胡德夫开始演唱了几首黑人歌曲,之后,他开始演唱原住民歌曲,而这些第一次听他演唱原住民歌曲的美国人马上就与胡德夫进行音乐上的即兴交流。

胡德夫说,这种交流有倾听、尊重、思考,这种交流很自然、自由。他认为,黑人音乐与原住民音乐有灵魂上的一致。布鲁斯音乐与原住民音乐一样,都有简单的曲式,却能演唱出无数的歌曲。原住民音乐强调与神、与天、与自然的沟通,而黑人音乐也表现的是他们的忧纷、苦闷,他们只有向神倾诉表达。

胡德夫就是通过与一些黑人音乐家10多天的录音室即兴合作,不经意间完成了一张专辑。这张专辑有中文、英文、原住民语言,音乐风格简朴、流畅。胡德夫说,在专辑中,我表现了对黑人音乐的敬意,同时,他们也了解,理解了原住民音乐。

开始只是朝圣、会友,结果却是完成了一张与《匆匆》完全不一样专辑。

大陆

胡德夫在6年前首次来大陆,之后,他在大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在大陆的演出机会更多,场地规模更大,胡德夫也更看好大陆的民歌发展。

胡德夫说,大陆的民歌有很大的发展,从张楚到万晓利,再到周云蓬,马条,他们一直演唱与流行歌不一样的内容与生活。比如,周云蓬,他是一位盲人歌手,却行走了几十个城市,他在黑暗中体验生活,他自己唱,自己出唱片,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很令人感动。

胡德夫说,他们的共同点是表现民间的声音,有民间的味道,而不商业的味道。胡德夫虽然是台湾人,但他的眼光更宏大,他说,大陆地域广阔,民族众多。

不同民族之间,南北方之间,内地与沿海之间,不同都市之间都有各自的特质,不同的颜色,有无限的民歌资源。

胡德夫说,民歌就如同一条河流,或是一个流域,台湾的,纳什维尔的,大陆的都是如此。

胡德夫说,民歌一直在流动,美国60年代的鲍勃·迪伦影响了我们,我们又影响下一代,现在也开始影响大陆年轻人,而他们也会继续传承、发展,就像河流与流域一样,相互流动、交汇。

就在上周,北京的一场胡德夫小型谈唱私享会拥进了600多人,而现场原本只能容纳300人,还有很多人无法入场。在台湾,同样的活动只有80-90人参加。由此可以看出,胡德夫的音乐已开始流入大陆,而且,这种流入已经不再涓涓细流了。赵则鸣 摄 D07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