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蹒跚地走在疯狂之上/带着血和泪/抛下激愤/隐入长街/奔向无与伦比的迷惘”,汪峰如此写道。作为一名创作型摇滚歌手,这些年来汪峰一直在为青春 、痛苦、孤独和梦想而歌唱,其实他也一直在悄悄地诉诸于文字。记者从世纪文景出版公司获悉,汪峰的新书《 晚安北京》将于近日上市,书中不仅收录了汪峰雪藏多年的诗歌,还收录了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和关于音乐、生活的“私想启示录”。
长篇处女作:
主人公有自己的影子
图书《晚安北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汪峰写作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晚安北京》,汪峰日前在自己的微博上透露要出书的消息后,这部分内容也是最为网友所期待的。
“写的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描写普通人的故事,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平凡的小人物在自己的生日那天里的遭遇”,汪峰说。小说写了一个名叫王凡的年轻人上世纪末在一天中的离奇经历,贯穿了汪峰很多音乐作品中强烈的荒诞感。汪峰透露,他在1996年就有了这篇小说的故事雏形,“我忍不住对这个故事的喜爱,给几个朋友讲了这个故事,他们听完后都觉得特别喜欢,其中有一位导演还表示想把它拍成电影,没想到后来他真找到了投资”,但因为女主角要求的片酬太高,导致电影不了了之。
后来汪峰忙于演出、签约、录唱片,小说只写作了三章就被搁置了下来,倒是他创作的同名歌曲成为早期代表作之一,直到2000 年左右,汪峰突然在书摊上发现了一本书也叫《 晚安北京》,“我觉得很气愤而且很无奈,那位作者盗用了我的歌名但是没有受到追究。”到了2001年汪峰才下定决心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把这个拖了好几年的故事完成。
“私想”启示录:
学生学音乐被教歪了
在“怒放笔记”部分,汪峰坦言了这些年来对于音乐和生命的思考,以及自己这些年来并不平坦的奋斗历程,汪峰说:“每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谁都不能说自己的观点比别人高明,但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我从没有想过我的某些观念可以成为指路明灯,匡时救弊,如果它能给一群数量并不太多的人一点启发,也还算是有那么点价值。”
汪峰从5岁开始拉小提琴直到25岁放下小提琴,1995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一年后汪峰辞掉了工作,闲在家里开始不断地写歌,那段时间无论生活还是情感都备感艰辛,是汪峰觉得最彷徨、痛苦和矛盾的一段时间,他说当时他也并不认为自己能写出多好的歌,只是觉得自己受过20年的音乐训练,如果写的歌“连让人觉得还行都做不到,那我就是弱智了,我至少要向自己证明的一点是,这样的教育背景加上我的努力,至少可以使我成为一个准职业的音乐人。”
现在国内学音乐的孩子越来越多,汪峰却感慨很多老师教着教着就把学生教歪了,要么就是教学生一堆概念,要么就是教学生比谁的吉他弹得快,“如果我有一所学校,或者有学校请我去教学的话,一共讲两年课,我会用一年半的时间给他们讲你们为什么要弹琴,音乐最能打动人的是什么。因为所有的吉他和弦都可以在一年之内学完,所有的技巧问题都能在五年之内解决,但是学完这些出来,照样没饭吃。”
怒放的诗歌:
每一篇都是掏心掏肺
汪峰一向被称为“音乐才子”,他的歌词往往有着诗歌的深邃和巧妙,图书的第三部分“中国的忧郁”是汪峰这些年来的诗歌与歌词创作,其中很多诗歌都是从未公开发表过的。
“我太能理解那些搞写作的人了,真的是很不容易,今年刚获茅盾文学奖的张炜的《你在高原》,四百万字,而且他不用电脑,就是手写,内容写得确实是好,这个且不说,就说这么多字,一个一个写出来,就值得人们去尊敬”,汪峰说:“还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百多万字,那一定得是把心都掏出来,然后慢慢地耕耘,他们应该得到社会的最大尊重。”汪峰认为,一个人的创作要从自己内心出发,要不然,别指望打动别人,比如《春天里》写的就是他过去的经历,“有人说你的生活已经不是那个状态了,怎么还写些那样的歌,又是愤怒、又是痛苦,这跟我的性格有关系,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到小饭馆或者外面大排档什么的吃饭,在我的概念中这是很自然的。如今,可悲的是,在你取得一定的成绩以后,你就不能再感受生活中那么多的源泉,因为你已经没办法到各种你原本能去的场合了,多可怜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