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媚俗的戏谑、恶搞的现象,首先是对严肃文化中的思想性、拯救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嘲讽,也是对商品化赤裸裸的投机。
我们要处理好时尚娱乐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坚守艺术创作的道德力量和文化关怀,勇敢地承担起当代文化的公共责任。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众媒体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化特点,是将“舞台”延伸到生活现场。这是好事,但也潜藏危机。
许多人都看过一部由金·凯利主演的电影《Truman Show》,意思是“真人秀”,中文译为《楚门的世界》。这部影片就是一个关于大众媒体时代生活危机的隐喻。
楚门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演播室。从出生开始,他生活的角落隐藏着5000多部摄像机,把他生命的分分秒秒直播到外面的世界,无数观众实时收看他的“生活”。人们因其真实而被感动,完全忘记这个生命,从本质上成了众人的“玩偶”。楚门的生活是用来被观看、被娱乐的。在可预见的未来社会中,真人的世界是否就是一场真人秀?
如今,真人秀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舞台上。媒体进入了一个不再是“表现生活”、而是直接“制造生活”的时代。一方面,人们开始怀疑现实,越是对“真”存疑,就越是沉迷于媒体之“真”的展示之中,进而,对“真”的存疑贬值,转为对“真人”当场作秀的依赖。而那种直接指向生活和历史本质的艺术之真,则被抛向九霄云外。
另一方面,媒体时代的观众就这样被训练着,越来越乐于沉迷在媒体制造的事件之中,沉迷在观看的浅表化和娱乐化之中,最终完全迷失了自己,迷失了人最可贵的自我感受力和判断力。
今天的文艺创作、文化生产正面临着时尚化、娱乐化、游戏化的考验。某些消费的倾向正在催生出一种“娱乐至死”的说法。我并不反对文化的游戏和娱乐功能,但要将游戏与戏谑区分开来,将娱乐与娱恶区别开来。在一味娱乐化的潮流中,出现了众多媚俗的戏谑、恶搞的现象。这首先是对严肃文化中的思想性、拯救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嘲讽,也是对商品化赤裸裸的投机。戏说的实质,是以貌似的率真来游戏人生,以自谑谑人的方式来恶搞艺术,在消解历史神话的同时,借助视觉奇观和故事奇观的假象,制造出一个个新的时尚和市场神话。
时下常常使用“文化消费”这个词,我更喜欢用“文化欣赏”。文化欣赏,指的是在一种本质严肃的精神交流中获取心灵美感;而文化消费,更多的是指在感官上一种物化的直接占有和享乐。正如,拥有名画的藏主,未必比懂画的观众看到的更多,心灵的感动本来就与是否拥有和消费无关。
曾有一位同学问我:“《红楼梦》难懂,看的人少。《西游记》易懂有趣,看的人多。今天的文化艺术能否多创作一些明白易懂的作品?”我以为,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有着多种需求和喜好,有喜欢缠绵的,有喜欢诡奇的,不应该以“易懂”为标准,更反对文化上的“削峰填谷”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