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汉字无形态的变幻,除连绵词以外,几乎每一个字皆可为词根,故组合之自由度较之西文为大。关键在于其间之统率关系并非不可或缺,并置往往成文,成文往往有新意。故先生曰:人们一向所说的字义,不过是字象的局部认知含义,在字的本元范畴中,尚存有大量未被开启的、未认知的含义。在汉字如此博大的抽象建构中,有什么命名的困难呢?汉字之间的并置,中国人的意识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当两个字自由并置在一起,就意为着宇宙中类与类之间发生相撞相姻,潜合出无限妙悟玄机。由汉字自由并置所造成的两山相撞,两水相融般的象象比隔和融化所产生的意象升华,是“字思维”的并置美学原则。(《论字思维》)并置美学原则,虽然不能说已经穷尽了汉字的全部美学潜能,然可以说触及了核心。这不仅仅是艺术家的直觉顿悟,而且是对汉诗的一种理论概括。汉语诗学的这方面的特点,早在二十世纪初,就被西方陷于浪漫主义的滥情的诗人们发现。可惜他们不通中文,只是通过借用了汉字的日语和为数不多的汉语诗歌,发现了与西方诗学迥然不同的艺术世界。他们的惊异和激动,无异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结果是产生了一个划时代的流派——意象派,其领袖就是后来被称为伟大诗人的庞德。这个庞德,在他的厚的像砖头一样的《诗章》(《STANZA》)中,干脆就把汉字作为他的灵感的源泉。书楷书汉字于前,自作诗章于后。在他看来,汉字天生就是充满诗性的。且看:“朋友”,在英语中,已经被用得如磨光的铜币,而在汉语里面居然是两个月亮并置,“光明”,在英语里已经失去了对感觉的冲击力,然而在汉字中,竟然是日月并处。早晨,已经被礼貌性的问好用得情感老化了,可是汉字“旦”却是太阳出现在一条地平线上,而“暮”,则是太阳被草从所淹没。
这是一个英语的语法和词法的统一性所管辖不了的自由世界。不要说李白那样的大诗人,就是杜审言那句并不见得出色的诗:“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也使得他们惊羡不已。这两句被翻译成这个样子:
云和雾
向大海
黎明
梅和柳
渡过江
春天
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诗国的忠臣,像孩子一样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幼稚的误读和模仿。然而,他们长于心理学,而短于文字学,他们发现了一座丰富的矿藏,惜乎,为表面的华彩所蔽,未能深掘,草草做心理学之命名,曰:意象。本着心理学的思路,作理论的概括,把文字之间即无介词,又无谓语的浮动意象并列,叫做“意象叠加”。这个诗歌流派,还写出了像《地铁车站》那样被成为经典的诗章。但是,美国意象派,只学到了最为表面的东西,像“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还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样的手法,在我们汉诗的宝库中不过是“小儿科”得其形,而失其神,只从心理的表层,从感觉的光色形上着眼,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这个流派,只风行了不到十年的时间。
他们所忽略的是汉字并置的结构功能大于要素之和,其更为深层的东西,那就是汉族人心灵深层的自由,也就是先生所说的:并置“潜合出无限妙语玄机”,“象象比隔和融化所产生的意象升华,是‘字思维’的并置美学原则”(《论字思维》)由此,先生指出汉字中“存有大量未被开启的、未认知的涵义”,引申出汉字具有相对的填充性:“一定意义上说,字之新意,是由诗人来灌注的”。
先生的理论发现,是对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特质的一个侧面更为深邃的总结。表面上并置的巨大可能和威力,属于技巧范畴,实质上蕴含着对于人生,对于宇宙的一种崭新的理解。“象象并置,万物寓于其间”,此言对于世俗人生感念与传统艺术观念当有巨大的冲击。
先生之文亦如其画,从精神到文字无不充满传统文化的执着,甚至有排斥西化的语言;然而其要旨,却与西方前卫文论有殊途同归之妙。如果把先生的上述主张,与俄国形式主义者所强调的“陌生化”,以及近年流行之诗乃是语言可能性之探索,其诗学纲领何其相似乃尔!
立足于传统与前卫的两座山上,先生发出“字思维”的宣言:“汉字以其无比灵动的本质,以其永恒的灵性的范畴,笑对当代诗人:不是汉字负于诗人,是诗人负于汉字”。这不仅仅是一种宣言,而是一种挑战,其对象乃是当代乃至前辈诗人。其中包含着对于中国现代新诗的重新审视、重新评价的要求。
《石虎诗抄》,贯彻了先生并置美学的全部信念,观其诗,名词自由并置者交叉叠出,动词减少到最低限度。并置之美以超越语法的主谓宾名形动的统率关系,突破逻辑之时间空间序列为特点。字里行间,有两个极端的张力。一个极端是所用语言和意境极端古典,回避一切口语词汇;另一个极端是与当代诗坛最前卫的个人化、私语化诗歌艺术在精神上异曲同工,令人想到台湾不为人理解的极端现代派和大陆“非非”诗派。其喧哗与呢喃,其拼贴与扭曲,皆有西方诗派的源头。然而先生之诗,出自传统古意,即使读者无法解读其全部诗句,然其间情韵,恍兮惚兮,漶兮漫兮,隐隐约约,迷迷蒙蒙,通常智慧之人,亦能领略其大概。以《沐眠》为例:
不拒风雨居为何
恭天客
上欢青赐
窗门斜引婆娑露丹颗
细冷问朝安
宿鸟鸣后山
厌厌沐梦衾擁雨
半神半仙庸自许
这也许是先生诗作中句子比较完整的一类,每一句均有相应的动词谓语,但是每一行的文字在逻辑上是并置的。散乱之星,如银河布天,其无序之趣,甚于有序:从风雨、窗门、细冷、朝安、宿鸟、后山、梦衾、擁雨中,读者在想象中不难构成情境与画境,有风雨中的慵倦,怡然自得;有与大自然的默契,超越尘世的飘飘欲仙的潇洒。如果有读者批评,古典情韵的追求痕迹太重,不能说没有道理。类似的作品还有《烛我》《弗人》等等。但是先生的诗作,这样的风格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把古典的追求与前卫的观念结合得比较紧密的。其中最为成功的要算是《额其》了。这首诗把先生的并置原则发挥到了极致,如果光就其中的句子而言,其无序性也发挥到了极致:
金盤十五宴齐额
其其格
无珊曼帐蔽踏歌
来云朵话鹿羊说
斟灯酌烛醉人合
如果光是就这一节说,其中许多文字的并置是难以用逻辑来梳理的;可是,尽管不能逻辑化,然而却能令人感受到一种欢乐的宴乡的场景,这是与帐篷、草原、金属的酒盤和牧场有关的,从“其其格”多重的复沓,就可以猜测到、想象到与蒙古民族有关,决不是其它族的民俗。
这是第一重并置的暗示的力量的显示,其特点在于和谐,每一组并置的文字在性质上都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与西方诗歌语法上的统一不同,而是在打破语法统一性的基础上,构成了一种感觉的、情调的、文字的统一性。
然而,把无序性与统一性结合的这样紧密,还只是这首诗成功的起点。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其统一性超越了无序性,这是由于先生用了复沓的章法,使得无序的统一性,从单层次化为多层次。接下去,那种草原上的风情在层次上增加了厚度,而且在内容上展开了历史的深度:
其其格
恨杯龙年驼饮火
谁竭清雨断流河
金秋墨染胡杨棵
其其格
酒闻天骄甲胄回
娜踏金靴跨金驼
杗木重阵又铁戈
其其格
金盤十五宴齐额
读者不难从胡杨、天骄、金驼、铁戈这样的并无逻辑关系的并置中,感到只有蒙古民族才有的历史豪情,正是这样的豪情把无序的文字引向纵深,让读者闻到了酒气和铁马金戈的声音,感受那宴会上豪迈的、欢乐的氛围。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作的传统的有序性、和谐性、统一性似乎还是多了一点,也许还不能完全表现先生在艺术上探险的雄心。如果这个想法是不错的,我想更能代表他的艺术上突围(反叛)的作品,也许应该是那些并置的更加无序,看起来更“混乱”的东西,比如《玄雀》,不但没有《额其》那样平行的章法,而且也不是同一情绪的反复渲染,其中包含着相当的叙事性。诗情与叙事本来就有冲突,何况先生的并置性美学原则,是与时间的连续性难以相容的。也许于此有所忽略,也许背水一战。
这显然是写人的,用“不父而谁”这样的怪异的别扭的句子,也许正是先生所说的“障义词”,把意义遮蔽起来,等读者的想象在曲折迷离中和作者会合,作者不想让读者和他轻松地正面会和,而是若即若离、若隐若现地观照:这种观照不是一目了然的,是需要过程的,真如汉武帝形容等待意中人:是邪?非邪?立而望之,翩翩其何来迟。尽管诗中有不少的“障义”性并置,但是,仍然有一定数量明晰的“潜义”性并置。如:
无网一面
再如:
马井盤车门灌
从这些并置的文字,再加上其它更多动词和谓语参与的句子,读者是不难感到这个父亲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怀着什么样的心绪的。然而从争取读者来说,这样的作品,可能是知音甚稀的。相比起来,《不而》就要精致的多,当然读者接受起来也比较轻松:
翠彼横舟
不口而诗
娜彼回雪
不足而舞
艳彼扶蓉
不杯而醉
盈彼蟾月
不双而福
为了最大限度的并置,在回避动词谓语方面,与上一首是两样的;但是,由于提炼的单纯,故其精神潇洒、逍遥、雍容,升华出透明的诗境。但是,对于一种新的美学原则来说,太单纯了,内容的适应性就不能不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