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市场

亚洲买家推高印象派价格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7-28 10:29:55 | 文章来源: 南方日报

6月末,苏富比举行的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拍卖夜场上拍46件拍品,成交42件,件数的成交率达91%,有三分之二拍品的成交价超过了最高估价。成交额达1.22亿英镑(约合1.67亿美元),创出近十年来的新高,超过了2008年的1.02亿英镑(成交50件)和2010年的1.12亿英镑(33件)的成交额。

据悉,这场拍卖的买家主要来自亚洲、俄罗斯和南美等国家。印象派和现代艺术的日场拍卖的成交额达2317.75万英镑。两场拍卖总成交额达1.45亿英镑(约合2.47亿美元),这两场拍卖的成交额基本符合预期。

6月24日,在伦敦佳士得“印象派与现代艺术”主题晚场拍会上,拍品成交率为67%,金额成交率逾71%,成交总额突破8578.4万英镑(约合人民币8.98亿元),亦实现完美收官。在本次拍卖会中,22件艺术精品的单品成交金额超过1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047万元),另有32件藏品突破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16万元)。

从两家主流拍卖行的成交数据来看,近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拍卖因为亚洲买家的影响,一改多年来的疲惫态势再次掀起交易新高潮,成交价创新高、成交率居高不下。

印象派也有流拍和“疲惫期”

印象派绘画是现代主义绘画的源头。它重视对色彩规律进行理性分析,将整体的物象纳入到微妙、零碎的光感中,再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分析,构成极具形式感的语言表达。相比传统宏大叙事的绘画,印象派绘画构建的是一个相对微观的、个人的、直觉的世界,体现了一个破碎的时代的经验。

据悉,艺术品市场中,苏富比与佳士得一直以来都将印象派与现代主义划归一体进行上拍。作为西方核心的交易板块,其市场价值以及价格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攀至顶峰。2000年之后,印象派虽然仍占主导,但交易逐渐被当代艺术板块所取代。根据法国研究机构做出的全球数据统计,印象派占到30%-35%,当代艺术占到40%-45%,剩下的则为古代大师作品与欧洲艺术。

而从2012年伊始,印象派绘画又出现复苏迹象。中央美院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总监马学东认为,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夜场的成交率即使在最不景气时也能保持70%的成交率,仍然是市场上最核心的板块。

不过,印象派作品的价格也曾一度出现回落,不少重量级拍品甚至以底价成交或者直接流拍(比如2011年2月,伦敦印象派夜场,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保罗·高更绘于1901年的重要作品《静物》就流拍了)。

艺术评论家王栋栋认为,印象派绘画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参与印象派市场的人数不胜数,如果不能在里面找到新的值得继续参与的意义,市场会像人一样,也有疲惫期。

日本买家购买印象派作品曾经也“来势汹汹”。1987年,日本安田火灾和海事保险(放心保)公司以39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凡·高的《向日葵》。企业的过度介入,使得日本买家受到收藏界指责为企业“宣传”。实际上,直到最后也没有起到多大成效,买来的很多作品还欠下了银行的贷款,甚至没有完全把钱付清。所以当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之后,这些作品又回到了欧美,日本买家在印象派市场的影响力就此减弱。

亚洲买家频繁介入印象派

一直以来,东西方审美和价值观等差异使中国人对于印象派绘画的了解相对滞后。不过,今年纽约佳士得春拍上,一位中国买家竟以2704.5万美元的价格拍走了莫奈的代表作之一《睡莲》。而在纽约苏富比的同类专场上,相关负责人称“来自亚洲藏家购买的影响贯穿了整场拍卖会”。这似乎预示着亚洲买家(包括中国买家)对印象派绘画的关注度正在加强。而相比于印象派绘画经历过的疲软等阶段,毕加索的作品价格近两年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国内的大连万达集团于2013年以1.72亿元买下了毕加索的名画《两个小孩》。

综观目前拍卖市场上创出天价的印象派画作,基本上都是在资深藏家之间进行流通,像毕沙罗的《春天清晨的蒙马特大道》源流十分清晰,特别是经过马克思·西尔博伯格的收藏。

有业内行家建议,印象派市场可以参与,但要有选择性。印象派作品数量庞大,然而中国人参与印象派市场已经比欧洲晚了,从某种程度上说,现在的购藏行为有点像大浪淘沙,所以需要更多斟酌。

马学东也建议,就市场而言,印象派精品如今已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在市场上充分交易过,所以藏家一定要买“对”作品。

马学东说,印象派绘画作品耐看、通俗易懂、色彩鲜艳,买“对”作品不会亏本。比如一、二流艺术家的作品都比较稳定。他亦提醒藏家应当谨慎,如果藏家购买了印象派绘画中莫奈的普通之作,投资也会有风险。任何适宜投资的作品都必须具备充足的理由。大师也有平庸的作品,平庸的作品即使出自大师之手也不一定具备升值空间,这需要考验藏家的多方面能力。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