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市场

三个水墨市场能否三足鼎立?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4-11 16:18:14 | 文章来源: 中国艺术报

刘国松 羌寨

如今中国艺术市场上,最火热的词,已经不再是中国当代艺术或者写实油画,而是当代水墨。以前当代艺术和观念艺术领域的明星如方力钧、邱志杰等人,都已“转投”水墨艺术了,然而当代水墨,其市场的走向,又有其特殊性。4月2日,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办公室、荟珍屋艺术中心合作举办的“水墨当下——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研讨会”上,中央美院副研究员刘礼宾在被问到“面对当代水墨市场的火爆,有什么建议”时,直言“现状就是这样,好的和坏的,它们会一直存在”。

或者由于市场和学术的共谋,或者归功于中国艺术市场水到渠成的回归,当代水墨在最近两年创造出了当代艺术的市场奇迹。2011年春拍,吴冠中的《狮子林》拍出1.15亿元,同年秋拍,崔如琢的《盛世荷风》以1.01亿元成交。2012年秋拍,中国嘉德两场水墨专场上拍176件拍品,成交率87%,创下近一亿元的成绩。2013年保利在香港的秋拍,史无前例地以三场水墨主题的专场开场,共得到2.26亿港元的成交额。

从市场到学术,当代水墨已经站到聚光灯下,西方也对当代水墨表现出浓厚的学术兴趣——大都会博物馆举办“水墨艺术:中国当代绘画的前世今生”,大英博物馆举办现代中国水墨画展,吉美博物馆举办“文人画与中国艺术创作之路”,波士顿美术馆也举办了以“与古为徒:十位中国艺术家的回应”为主题的展览。当当代水墨以全新的姿态进入国际视野,2013年苏富比和佳士得争先恐后举办以中国当代水墨为主要内容的展览和展售,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度被当代艺术视为 “老冬烘”、又被传统水墨界斥之为“缺乏承继”的当代水墨,“咸鱼翻身”,迎来迅速发展的市场时期,势头之猛,出乎业内人士的预料。

改变了“言水墨即传统”的格局,当代水墨,是艺术市场中“最IN”的词,刘国松、朱伟、徐乐乐、李津……那都是市场最红的宠儿。

早在2000年左右,那个写生、笔会热闹的时节,水墨界迎合社会上的送礼社交需求,着实火热了一阵。刘礼宾认为,2011年中国市场达到高点后,传统书画板块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当代艺术也处于被动盘整的状态中,而此时的当代水墨,在创作形式上结合了水墨和当代艺术的双重语言特性,在精神上更多地保持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符合时下的审美趣味,因而也得到了更多新锐收藏家的共鸣。一个英国议会代表团曾经到北京向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联盟副主席彭中天打听中国文化和水墨艺术的现状,他很惊奇,问英国人为什么对这个感兴趣。对方回答,水墨,不仅仅是工具和技法,更代表了中国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水墨画家太成功了,一张画几十万,但没有人想想到底有什么问题。”评论家李小山说。“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太肤浅——拿一张荆浩,如今看得手舞足蹈的,能有几人?能让人静下来,像看古画一样欣赏的作品,没有,大家都太强调时效性了。”刘礼宾很怕美国艺术那种观念化、点子化的创作理念对当代水墨的戕害。

在谈到中国水墨画的市场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当代艺术批评家夏可君将之细分为三个市场——以礼品为主要的流通渠道和拍卖市场构成的纯粹国内市场、画廊和投资基金介入水墨领域所形成的市场、以国际艺术博览会和国际拍卖行所构成的国际市场。在他看来,在中国这个“混杂现代性”国家,三种市场必然导致三种水墨艺术样态并存——传统、程式化的水墨,充满现代主义色彩而笔墨味道稀薄的水墨,和以徐冰、蔡国强为典型的符合国际观念的水墨,“这三种样态,很难调和”。

“水墨的各种生态、各种市场,都是复杂多元的——这就是中国的特色,我认为它们会一直这样发展下去。”画家何先球说。在混杂的市场生态中,水墨遇到的问题远比其他艺术门类更具有中国特色,经纪人制度的无法建立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彭中天表示,国画家多愿意在画室里和走穴笔会销售中销售作品,或与画店合作,很少有画廊愿意进行系统的水墨推广。画家长期自营作品,自己盲目定价,一旦画家自己免费送出去的画进入市场,这些没有买入成本的作品就会严重扰乱价格体系。

经纪人体系的不健全,也使得当代水墨逐渐陷入自说自话的窘境。“很多展览,都是业内人士做给业内人士看——我们都不是‘娱乐’大众,而始终是‘娱乐’精英。”一位画家如是说。“一部分画家价格极高,令国外的同行艺术家望尘莫及,但仍然有大量艺术院校的毕业生、青年艺术家,没有推广和展示的平台,生活艰苦。”德美艺嘉首席执行官董艺希望当代水墨界在市场领域有更加公平、透明、开放的平台。

没有市场平台、没有市场模式、没有评价体系,如今最方便的营销水墨的手法,就只剩炒作——用大量展览轰炸出一个关注点,然后再对艺术家进行包装。有人说,当水墨的价格走在学术认证之前,强势介入的资本与学术支撑的短板形成极大反差,可能就会重蹈中国当代艺术在市场上的覆辙。

夏可君觉得这个问题简直无法可想。“在混杂的状态中,我们必须处理笔墨、形式、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太传统我们当代人不懂、太西方我们太懂,都不行;那些火药一炸的点子艺术又已经过时,没有生长性和持续性。所以水墨要既有爆发点又有持续性,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怎么处理其中微妙的关系,这种处理的结果又如何能够反映到市场表现上,我们只能拭目以待。“站在当下,当下的自然与今天的人、社会的矛盾,是我们水墨艺术家需要思考的。”何先球说。所以,先别管那市场如何了,“做自己要做的那块,各司其职”。刘礼宾说。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