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第一村”的诞生
回看大芬油画村的历史,这个原生态发展出的创意产业有其顽强的生命力。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看中大芬的地利之便和租金之廉,在此开门纳徒、租房接单,开始生产和销售以临摹世界名画为主的商品油画。
随着产业的发展,大芬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美术工作者,其中一部分人因为追求艺术造诣的进步及自身技艺的提升,由临摹复制转型成为原创画家。原创力量得以发展大大提升了大芬在行业内的地位,而装裱、画材等相关行业也开始在大芬村内出现。美术产业的日益兴隆给大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多年间,大芬从一个原本人口仅300余人、人均年收入200余元、世代以农耕为生的贫困小村落,逐步成为了集聚千家画廊,万名画工,坐拥国际油画交易市场半壁江山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数据上的奇迹之后,各级政府开始意识到,在原生态环境下自发成长的大芬,亟须寻求新的突破,完成华丽转身。自2000年始,深圳市和龙岗区两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在大芬刷墙修路、植树种花以改善环境;修建画家公寓、实行优惠入户以“筑巢引凤”;修建大芬美术馆展示原创、促进交流以提升档次。
2004年11月,大芬油画村作为唯一的分会场,盛妆亮相首届深圳文博会,并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金字招牌。2010年,大芬油画村以“一个城中村再生的故事”代表深圳参展上海世博会,500余名大芬画家集体创作的“大芬丽莎”艺术装置精彩亮相,成为大芬油画村20年成长史上的里程碑。
跨越知识产权门槛 打响维权第一枪
多措并举解决人才难题
由于迟迟未决的“社保”、“积分入户”问题,“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口号在大芬油画村广大美术工作者面前一直缺乏认同感。多年来,大芬村一直在寻求制度化、长期性的解决办法,今年文博会期间,这一困局取得突破,大芬美术工作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将切实得到解决。
大芬油画村目前共有以油画为主的各类经营门店1100余家,云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画工达上万人,其中75%以上为自由绘画职业者,他们都是非深户籍且无固定工作单位。
在大芬油画村管理办公室与深圳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多方努力下,一条适合大芬美术工作者的参保之路终于出现。通过“三步走”方式将解决一批美术工作者多年未决的参保问题:一是对于在大芬产业链上的公司,社保部门要求其必须为其所雇用的员工购买深圳社保;二是对于已拥有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大芬油画村内现有门店、画廊经营者,社保部门要求经营者本人必须购买深圳社保并同时必须为其雇用人员购买深圳社保;三是对于占大芬美术工作者主体的自由职业者,则可通过注册个人工作室的方式解决在深参保问题。
从今年开始,大芬村还特别为解决画工入户问题而创新了“绘画职业技能竞赛”和“绘画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这一举措尚属全国首例,今后的每年,大芬村将举办深圳市绘画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并在此基础上每年开展绘画职业技能竞赛,对通过考试者和竞赛获奖者分别给予较大分值的入户积分,特别突出者仅通过一次考试就可获得入户所需的全部积分。这一模式不但能够服务大芬画工,也将成为全深圳市美术从业者的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中心。
大芬村再次起航
如今的大芬不再单一发展油画产业,因市场的需求而出现的国画、书法、水彩、刺绣等各种其他造型艺术门类日益繁荣。同时,大芬的产业发展也呈多元之势:装裱、画框、画材、物流等配套服务,以及雕塑、饰品等艺术衍生品开发,各种业态在大芬油画村的产业链上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未来的大芬将在多元化和创意产业两个向度上持续而长久地发展。
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区是深圳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大芬油画产业基地是首批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之一。借力大芬油画产业基地规划建设的东风,明天的大芬,不仅在空间上将向周边地区拓展,而且在业态上会更加丰富多彩,将打造成全国油画产业销售中心、视觉文化产业基地和创意产业总部基地。
随着龙岗“文化强区”战略的实施、区域性产业集群形成、基地品牌效应凸显、重大项目崛起的快速提升态势,推动大芬油画村进一步强化在国内同行中的龙头地位,国内同类基地的产品也主动向大芬汇聚。在欧债危机持续影响国际市场的情况下,2012年,大芬油画村实现全产业链国内市场占有率同比增长10%以上,全年实现总产值41.5亿元。2013年,大芬油画村再次起航,作为第九届文博会分会场持续打造新型创意型艺术园区,踏出由注重经济效益到“以人为本”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