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大芬油画村转型何去何从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1-25 11:18:21 | 文章来源: 晶报

无任何标识的大芬村油画交易广场

大芬油画村是深圳一张特殊的文化名片。说特殊,有两层原因。一层是,一个名不见经传、世代以农耕为生的贫困小村落,一跃而成世界知名的“中国油画第一村”。另一层,以临摹和复制起家的大芬,在社会的关注和市场的压力之下,又迫切地期待着从“蒙娜丽莎”到“大芬丽莎”,从“多彩大芬”到“创意大芬”的华丽转身。

沿龙岗大道,上大芬立交,望向布沙路方向,能看到两条巨大的竖幅上豪气满怀地写着“世界油画,中国大芬”八个大字。视线再往东挪半寸,一眼即能看到“茂业书画城”显眼的招牌。但鲜有人知道,在不到百米之外,还“藏匿”着一个“大芬油画交易广场”。而最近一年来关于大芬油画村的纷纷扰扰,也源起这个“大芬油画交易广场”。

当关注的目光聚焦过来,租金上涨,画工生存艰难,原创艺术何去何从等问题一一浮现出来。拨开表面重重迷雾,所有矛头直指一个核心问题——大芬油画村该如何转型?当转型势在必行之时,横亘在转型之路上最大的障碍又是什么?是少数人引发的清退纠纷,房东没有底线的涨租,从业人员对政府“等靠要”的心态,还是不作为和外行指导内行的种种质疑……

近一年来,大芬油画村时不时就会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好多时候,皆与大芬油画交易广场一波又一波的纷争相关,而这,要追溯自去年2月份的“清退”行动。

大芬油画交易广场“清退”风波

大芬油画交易广场30家商户全部合同到期,政府为了避免国有资产进一步流失,决定让原有商户集体退场。

晶报记者了解到,为了盘活大芬油画交易广场,2012年2月初,龙岗区政府决定在免除所有商户欠租欠费的前提下,由业主单位区住建局牵头依法开展对该广场原承租户的清退工作,而大芬管理办负责协商谈判,动员商户自行退场等工作,布吉街道办负责维稳保障。

为什么要“清退”?大芬管理办负责人告诉晶报记者,自2008年初投入使用以来,大芬油画交易广场的所有商户在政府提供多次免租、减租等优惠政策的情况下,仍然不缴纳分文租金,有的商户甚至连水电费和物业管理费也不愿缴纳。30家商户截至2011年9月全部合同到期,政府为了避免国有资产进一步流失,才决定让原有商户集体退场,通过招投标来引进专业公司进行整体运营。

在清退过程中,陈浩东作为承租户,不愿配合清退工作,而提出要政府支付高额的赔偿或者直接接手交易广场经营权作为让其退场的条件。从2012年2月底开始,陈浩东采取以网络发帖、向各级有关部门写信等方式投诉相关工作人员,通过上访等进行“维权抗争”。

2012年2月27日,陈浩东联合30家商铺成立了大芬油画交易广场自救委员会,提出或留下来自主经营或赔偿或诉诸法律等诉求。而在赔偿方面,以误工费、装修费和安置费计算要给每家商户赔偿近30万元。

“抗争”历时一年,事情在慢慢发酵,也有了微妙变化。在申诉过程中,陈浩东曾表示,他有能力经营好这个广场,并提出多项经营规划,也希望政府能给他这个机会去做。但是,大芬管理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所有商户里陈浩东个人欠租金和管理费、水电费是最多的,高达17万,有据可查(其后,对陈浩东的采访中,他否认自己拖欠任何租金和水电费)。他多次单独或联名要求将交易广场的经营权直接委托给他,因为这个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所谓的维权抗争。大芬管理办负责人认为,交易广场是政府物业,不能采取直接委托而必须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来引进经营方,而陈浩东不应该以个人私利来裹挟整个大芬油画村画家的整体利益,更不应该因为个体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不停地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唱衰”大芬。

喧喧嚷嚷的纷争闹了一年多,多数人的情绪已慢慢平复趋于理性,立场也更加中立。而今,说起此起纷争,晶报记者约见一些涉事者时,他们大多并不想露面倾谈。油画交易广场在大芬油画村里俨然变成了一个敏感词汇。对于陈浩东的行为,许多同入驻的商户都持不予置评的态度。大多也表示,这是他的个人行为。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希望交易广场能尽快动工改造加以使用。最好在文博会来之前能解决。因为每年文博会对他们的交易会有很大的带动。如此拖延下去,对谁都不是好事。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