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艺术媒体的江湖:纸媒,网媒与自媒体的对局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7-15 10:56:25 | 文章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蛋糕总是不够分的

一时间出现这么多的艺术媒体想盈利,但蛋糕就那么大,总是不够分。艺术媒体的经济来源,绝大部分是版面广告,这些广告客户主要来自拍卖公司、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另外,因其艺术品的高端特点,总是跟有钱人、时尚有着一定的亲密性,一些艺术媒体也能够利

用自身的独特资源发展到汽车、服装、银行之类的外圈广告。比如《时尚芭莎艺术》依靠着时尚传媒集团,每期的刊物中都少不了大牌服装及化妆品牌,《收藏投资导刊》也会借助东家中国证券报拉拢到银行之类的广告。但这些,毕竟只是少数。

有时候,这个蛋糕还要往外圈分一点。部分拍卖公司、艺术机构、艺术家渐渐认识到艺术圈本身的局限性,开始选择在一些生活类大众媒体上投放广告,比如北京保利在《三联生活周刊》的春拍征集广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城市公交站牌及地铁站牌中的展览广告投放等。

艺术媒体人的生存之道

“艺术媒体记者实在是不好干,学新闻的不懂艺术,学艺术的不会写。”某艺术杂志社主编谈起人才招聘就很无奈,“艺术媒体普遍呈现出待遇低,上升幅度又小,留不住人才很正常。”

艺术展览新闻发布会不同于其他社会性新闻发布会,“开幕现场,策展人那一套一套的学术理论能把我给听晕了,”艺术媒体人小李说,在开幕会上碰壁是常有的事情,“有些问题策展人拒绝回答,说我问的不专业。我哪能记得那么多的流派,难道听一次展览新闻发布会,就要把这个策展人、批评家的艺术理念给搞得个清清楚楚吗?”艺术媒体不同于别的大众媒体,它的专业性比较强,“但这并不是说拥有艺术史的知识就可以做好编辑。目前艺术媒体并不是缺少专业知识,而是缺少媒体意识,媒体从业者需要对艺术事件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判断。”策展人夏彦国认为艺术媒体人应该具备多种专业素质才可上岗。艺术媒体人的发展虽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依然有不少活跃的媒体人充分利用了媒体的宽阔平台,跳槽到艺术圈的其他空间领域。比如,原来在雅昌供职的王某现在到了北京保利拍卖;曾在《鉴宝》杂志社的石某现在供职于北京宝瑞盈拍卖;在《艺术市场》工作的朱某如今做起策展人工作;《顶层》杂志的主编胡某成为了上海某知名拍卖公司做当代部的负责人。

艺术媒体这个江湖说大很大,说小也很小,其中总有一些规则在限制着媒体人的发展,也有一些机遇在等着媒体人开拓,但重要的是这些媒体及媒体人该如何利用已有的平台来运用和玩转这个江湖。

   上一页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