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艺术媒体的江湖:纸媒,网媒与自媒体的对局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7-15 10:56:25 | 文章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如今,随着自媒体、网络媒体的迅速壮大,中国的艺术纸媒面临着更多的困境和挑战。在新形势下,艺术媒体如何定位自身的价值方向、学术认同?如何在这个大江湖中获得一席之地?媒体人的境遇和发展又如何?都是本文要探讨的。

艺术媒体由20世纪80年代兴起,从官方宣传文艺发展的《中国美术报》、《美术》等报刊纸媒,到20世纪90年代具有批判性、学术性的杂志媒体,再到如今活跃在市场中的《芭莎艺术》《hi艺术》《艺术财经》《收藏投资导刊》雅昌网、99艺术网等常见艺术媒体(杂志、报纸和网络),已达50多种。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淘汰了很多定位、发展不清晰的媒体,也给了民办媒体平等争分市场的机会。

没落的贵族

谈起较早的艺术媒体,大家颇为熟知的应该是《收藏》杂志。这是一家总部设在西安的纸媒,已有20年的创刊历史,是中国内地创办最早的一本收藏类专业期刊,在曾经的艺术、收藏界有着极高的地位,也获得过国家级、省级很多荣誉称号。随着中国拍卖市场的急速发展,市场地域性的调整及进展,曾经的龙头老大也渐渐失去了抢占市场的一些优势资源。不过,凭借西安本土的艺术市场及前期积累的一些资源,《收藏》在如今的艺术品市场中也开拓出独特的定位和方向。虽然很少有重量级拍卖公司的广告投放,也没有一些时尚前沿的当代艺术,但是《收藏》所坚持走亲民路线也使得刊物中常见介绍一些并不贵重的陶器、瓷器、铜镜等文物藏品。由《收藏》内部人员衍生出的《收藏趋势》等虽然有着类似的特点,但相较于《收藏》来说,这一刊物更加贴近市场,风格也相对活泼一些,这与其杂志社总部设在北京有着一定的关系。

虽然没落,但终究是贵族,这类如《收藏》刊物依然有不少铁杆粉丝,“现在很多艺术媒体老是介绍一些天价的艺术品,文章都在分析大牌艺术家的作品投资曲线,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倒想知道身边古玩城店铺里的那些小文物有着怎样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从《收藏》、《收藏界》这些杂志中,我就能得到。”读者王颜对记者说。

官方艺术媒体如何混江湖

如今,即便是有着官方背景,也没有大锅饭来吃,这些艺术媒体同样得与民办媒体一样去竞争这个市场。

比如中国证券报主办的《收藏投资导刊》、上海证券报的《资产周刊》、文化部创办的《艺术市场》、中国拍卖协会主办的《中国拍卖》,这些虽然没有脱离官方背景,但依然得靠刊物和品牌挣钱。有局限的是,这种媒体却不能像其他民办媒体那样轻松地去运用这个市场。“比如广告收入的灵活性,艺术家想投入做广告,就算是再有钱的艺术家他也不想出钱,像你们这种刊物不能置换作品就太奇怪了。”某艺术家经纪人埋怨道。官方艺术媒体,对经济账目、审查制度上管理严格,广告运行机制死板,可活动性小。

如此一来,这种有着官方背景的媒体能够正常生存下来必须得坚持自己的办刊(报、网)原则,每期都需要有独到的主打文章,内容、配图把关严,才会吸引一些信誉良好的拍卖公司、经济机构来参与合作。大局稍有把握不好,就会在市场大潮中随波逐流,就会沦为个人或集体利益的工具。“有些媒体基本不按正常的操作方法,丧失媒体立场,而成为不分好坏艺术家、画廊和相关机构的吹鼓手,甚至自己为自己抬轿,走入不把行业搞臭不罢休的恶途。如此,堪称艺术媒体的败类!”本刊主编尧小锋在《艺术媒体的危机!》一文中提到。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