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初夏慢慢临近,从4月开始、一直将持续到7月的2013年艺术品春拍季,正在迎来它的高潮。
2010、2011年,无论是春拍、秋拍均创下佳绩,让内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了一个业绩高峰期。然而此后,在经济大环境疲软与宏观调控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艺术品拍卖市场与其他领域一样,开始了下行曲线。2012年的春、秋拍,在一片看涨看跌的众说纷纭之中,平淡收官,一丝寒意,凛凛逼人。
随着2013年春拍拉开大幕,苏富比、佳士得、中国嘉德、保利香港、匡时等艺术机构相继亮相拍场,艺术品拍卖机构与收藏者们都在引颈眺望——今年的春拍,乃至整个艺术品市场,会迎来回暖的转折点吗?
尽管形势依然不明,但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而今年已举行春拍的一些拍卖会的业绩,似乎也在鼓励这样的观点。一位专业拍卖机构老总的说法,代表了他们的信心:市场已经见底了,人气已经开始回升,2013春拍,很可能就是艺术品市场回暖走高的拐点。
有一点可以断言:市场突变、或瞬间大规模回暖是不现实的,至少今年春拍季,还不是时候。不过,中国书画、当代艺术、全新品类如钟表……今年的春拍或许正在释放这样的信号——艺术品市场,正在从局部开始,流露出明显的回暖迹象。
冲破余寒
春拍回暖板上钉钉
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总额达到了2108亿元,名列世界第一,一时风头无两。然而,辉煌前浪,后劲不足。2012年春拍季,整个艺术品市场提前进入寒冬。在这一大背景下,从目前的各种因素去考量,2013年春拍的前景显然存在着不小的变数。不过,种种迹象显示,尽管2013年艺术品市场想要重现2011年的辉煌,可能性不大,但回暖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且还不小——至少春拍的回暖,目前来看大势已定。
余寒未尽
艺术品市场“春寒料峭”,是很多拍卖公司目前可以亲身体会到的感受。
优质拍品征集难就是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它几乎成了最让各大拍卖公司的头疼的问题。据记者了解,2013年初至今,各大拍卖行遇到的征集拍品的困难,貌似比去年还要大。
这或许可以看作是艺术品市场冬天尚未过去的最直接证据——资深艺术品拍卖师季涛认为,大环境的低迷令市场信心受挫,这是拍卖公司征集不到优质拍品的根本原因。“市场不缺买家,缺卖家。”他认为,市场人气低迷,好的作品难以浮出水面。
拍品的征集困难源自诸多因素:一是市场价格不好从而影响卖家出货;二是艺术品市场资源中的一部分精品正在沉淀,流通量逐渐减少;三是一些藏家和企业开始筹建美术馆和博物馆,预留很多优秀作品到馆藏当中,一旦艺术品成为馆藏,再次进入市场流通的可能性就很小。由此,征集难主要难在艺术精品的征集,拍卖行盯的是那些出路正、品相好、很值钱但价格又有弹性的拍卖品,让大拍卖行趋之若鹜的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开门”新货,这些显然都是目前的稀缺品。
对于2013年的春拍来说,高价位拍品的缺少,很可能会使得最终的拍卖规模和业绩比以往明显缩水。然而,这还不是泼向春拍的唯一冷水——从行情对比的数据,也能看出,2013春拍仍处在一个“驱除寒冷”、努力升温的起步阶段。
数据显示,从今年春拍第一波行情来看,拍卖公司的艺术品供给能力和水平,与2011年市场顶峰时期还是相差甚远,甚至相比2012年的市场,作品质量都有所下降。比如香港苏富比,今年的3,500多件拍品估价17亿港元,而在2012年春拍其2,900件拍品估价已超过18亿港元,粗略计算平均每件估价下跌了22%。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平均单价同比下跌20%。从市场总量来看,今年3月1日〜4月10日,26场中国艺术品拍卖会总成交额为39.4亿元,而去年同期33场拍卖会总成交额为40.2亿元。这意味着,今年春拍,艺术品市场到目前为止的吸金能力,与去年没有太大差别。
与这种“余寒未尽”的基调相适应的,是拍卖会上买家冷静的脸和谨慎的手。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总裁古树安注意到,在今年的拍卖场上,基本看不见疯狂举牌的现象,参与拍卖的买家,以收藏者居多,那些游资和炒家们与“天价”藏品一样,今年难觅踪影。
这当然是好事——泡沫之后,回归理性。但这样的谨慎,也是“冻”出来的。更大的热情,仍然在回来的路上小心翼翼地行进。春拍与整个艺术品市场,都在休养生息:在重新爬高之前,先要把这口气缓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