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和12月正值国内各大拍卖公司“秋拍”的重要节点,记者注意到,一些公司在今年推出了“艺术品融资典当”服务。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艺术品融资典当”在国内发展现状如何?包括哪些业务?市场空间多大?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拍卖典当双保险
“艺术品融资典当业务可以为藏家提供双方面保障。”北京荣海嘉拍卖公司综合业务部经理杨先生告诉记者,在拍卖季到来前,不少藏家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都希望将手中现有的藏品盘活变现,用于购买新的艺术品。通过拍卖会变现,一般需要1个月以上时间,而通过典当行变现,尽管能够及早实现,但藏品在赎当之前又无法参加拍卖,很可能错过当季的拍卖会。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不少公司推出了专门的“艺术品融资典当”业务。据介绍,参加该业务后,藏家必须与典当行和拍卖公司分别签订典当与拍卖协议,然后将藏品交给拍卖公司拍卖,同时从典当行拿到一笔贷款。拍卖成交后,藏家即可用拍款偿还典当行,如果出现流拍,则可选择赎当或直接绝当。
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一些公司推出该项业务以来,已受到不少藏家的欢迎。2010年上半年,华夏典当行与北京歌德拍卖行还联合推出了“艺术品拍典通”项目,使得“艺术品融资典当”业务更为便捷。藏家在藏品手续齐全的情况下,通过“拍典通”项目可以即时放款,最高贷款额能达到评估值的九成。
评估鉴定遇瓶颈
但是,“艺术品融资典当”作为一项新兴业务,也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难题。北京宝瑞通典当行首席运营官董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鉴定环节是典当行进行艺术品评估时遭遇的最大难题,虽然许多典当行拥有自己的鉴定团队,但还需要与故宫博物院等权威鉴定机构进行合作,才能对抵押的艺术品进行鉴定,并在定价上参考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意见”。董伊表示,由于程序繁琐,鉴定过程耗时冗长,导致典当行无法确定最终的借款时间。
专职艺术品典当师人才匮乏,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北京市华夏典当行企划部熊智向记者表示,艺术品不是日常生活用品,其价值只能被部分市场所认可,因此鉴定环节更需要专业鉴定机构的参与,这就需要有专职的艺术品典当师。“而培养一名专业艺术品典当师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而华夏典当行常年设置的专业艺术品典当师现在仅有1人。目前,艺术品中赝品盛行,这使得艺术品不会像其他典当物品那样拥有相对稳定的价值,因为一旦‘打眼’,典当行将损失惨重。”
未来走势尚难确定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不少藏家对“艺术品融资典当”业务表示欢迎,仍有相当一部分藏家持观望态度。以华夏典当行与北京歌德拍卖行的“艺术品拍典通”为例,很多藏家慕名而来,然而项目开通2个月后,最终签署协议的仅有10位。这说明,面对新的项目,大部分藏家并没有完全认可并付诸实际行动。
“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大多数藏家对项目本身不够了解;二是虽然部分藏家急需资金周转,但还可另觅渠道。”华夏典当行的艺术品鉴定师胡平认为,“目前艺术品变现的主要渠道有3个,分别是拍卖、典当和个人交易。拍卖虽然是公平竞价,但算上图录费、佣金等交易成本,以及较长的回款周期,很多藏家觉得并不划算;典当变现需要繁琐的鉴定评估程序,也让广大藏家望而却步。”胡平告诉记者,目前,除了拍卖和典当,藏家大多选择了自由度更高的个人交易方式。可这种方式既缺乏监管,又难以合理避险,往往得由藏家独自承担后果及风险。
业内专家表示,“艺术品融资典当”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手段虽然已经被市场所认可,但这种拍卖与典当的“联姻”仍需要合理的配套措施予以辅助和规范。除了需要各个典当行在鉴定程序上创新以外,人才培养以及相关部门监管和扶持也同样不可或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