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审美需求催生外国艺术展引进热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3-18 10:03:32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因为中国没有固定的外国艺术博物馆,这些临时性、短期的展览对于国人的艺术需求来说显得杯水车薪,差距很大。”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王端廷说,法国、英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全年都设有各种规模的外国艺术展,这些展览对于民众文化视野的扩大和审美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但中国还未能做到这一点。

“在中国,‘美盲’更比‘文盲’多,很多高学历的人一辈子都很少去美术馆。从这个角度讲,中国人的艺术素养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民众还相差很远,这不仅需要政府在艺术普及上做大量工作,也需要民众自身的文化自觉。”王端廷说。

最近几年,国人对于艺术展览的关注和热情逐年提高,且大多集中在年轻一代。以“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为例,该展的主要参观人群为白领、大学生、外国人、老年人和带孩子接受艺术熏陶的家长。这些观众多数是艺术爱好者或从事着设计、建筑等相关专业,往往是自发前往观展,对艺术具有一定的追求和素养,对当代艺术也有一定的认知度。“其中青年观众的反应尤其积极,在展厅出口处的留言本上,他们信手涂鸦,所画图像或者和展品相关,或者是天马行空的自由发挥。虽然有很多观众表示看不懂,但仍然不影响人们的参观热情。”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信息部项丽萍说。

对于“看不懂”的问题,项丽萍建议:“只要跟着感觉走就行了——带着纯真之眼,跟着感觉和直觉,抛开偏见和成见,走出禁锢和束缚,打开内心和想象,然后就会发现这些作品就像是一面面魔镜,折射出了自身的爱恨、欲望以及人生的琐碎、无奈和美好。”

偶然性合作多 一流作品少

国人对于外国艺术的关注和喜爱,与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活跃有关。外国艺术展引进热,使得普通民众的审美素养得到了提高,也为艺术从业者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回顾引进外国艺术展的历史,1978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是改革开放后西方来华的第一个展览,展出了法国48个博物馆的88件作品。当时,国人刚刚从封闭和禁锢中走出,对于西方古典油画原作和西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中国美术馆的展厅每天都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很多人在展厅一待就是一天,不吃不喝。”而之后中国美术馆推出的“毕加索绘画原作展”“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展”“罗丹艺术大展”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兴起产生影响,并引发了种种文化思潮,如“85新潮美术”等。

但30多年后的今天,外国艺术展的性质和需求已经渐渐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很多展览是因为中国艺术界的需求,跟当时中国渴望了解西方艺术的心态吻合。现在引进的各种大展对艺术界本身的冲击、刺激和影响都比原来小多了,甚至已基本影响不到创作界,完全变成了一种为普通民众普及文化知识的工作。因为随着信息交流的便捷,艺术家本身即是全球艺术的在场者,中国的美术创作也已经进入了自身的创作轨迹之中。”艺术批评家杨卫说,日渐增多的外国艺术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相符合,反映了国民文化素质的整体上升。

但也有观众纳闷,这股“大师热潮”为何会在最近几年勃发?这些展览是否真正聚集了艺术大师的代表作品?抑或只是宣传噱头?

“‘大师热’除了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巨大关系外,国民渐增的审美需求也不容小觑。同时,很重要的一点还因为中国的艺术品升值太快、价格太高。”杨卫说,外国艺术大师的作品在学术上已有很厚的积累和研究,并得到了艺术史的公认,而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学术梳理和专项研究还远远不足,而市场价格又奇高,因此“组织中国当代艺术展与西方大师作品展成本不相上下,但后者却更加保险”。

在王端廷看来,虽然外国艺术展打开了国人的视野,使人们不出国门即可欣赏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成就,但这些展览的举办从整体上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它们缺乏从政府或国家文化建设层面上的统筹规划,很多是国内展览机构与国外博物馆的偶然性合作——或源于某个人的联络,或因为某个人的促成,没有学术上的全盘计划。“虽然这些外国大师展和馆藏展越来越多,但随着全球艺术商品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由于资金等因素,真正来华的一流艺术家及其一流作品已变得越来越少。”王端廷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