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体系框架的基本建立,标志着我国拍卖行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2月6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卫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了2012~2013年度拍卖行业中这一最明显的改变。
2月1日,《2012年中国拍卖行业经营状况分析及2013年展望》(以下简称报告),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对外发布,该报告中的亮点之一,就是突出介绍了标准化建设对于推进行业向质量提升方向转变的重要意义。
据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拍卖行业成交额在第三产业“其他服务业”生产总值(88380亿元)中占6.51%份额;同时,在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167亿元)中占2.77%的份额。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拍卖已成为现代服务业中不可或缺的行业,在国有土地、资源、政府和司法机关罚没资产、文化艺术品以及规模庞大的社会私有财产处置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报告指出,2012年是中国拍卖行业的“标准年”,在总量增长的同时,行业发展进入了“质量提升”新阶段的一年。
据李卫东介绍,2012年中国拍卖行业共有5项标准先后发布实施,包括国家标准《拍卖企业的等级评估与等级划分》以及《拍卖术语》、《拍卖师操作规范》、《机动车拍卖规程》、《不动产拍卖规程》4项行业标准。至今,全行业已有1项国标和5项行标,共同构成了我国拍卖业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与此同时,随着标准的有效宣贯实施,经过评定产生了第一批“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标准化达标企业”(44家)以及新一届国家层面上的“拍卖行业资质等级企业”(A级企业947家、AA级企业575家、AAA级企业103家),使行业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除此以外,拍卖企业开始由综合型向专业化方向转变。”李卫东说,专业化的拍卖企业是国内也是国际拍卖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以往综合性的大型拍卖企业,正逐渐被专业化的拍卖企业所取代。行业内分工的序幕逐渐拉开,房地产、二手车、艺术品、农产品等拍卖企业,门类齐全,应有尽有。随着这种“术业有专攻”,以标的物所属专业为“站位点”各专所长的专业化拍卖经营模式逐渐展开,并将成为铸就企业品牌的依托和亮点。
“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服务,拍卖企业更加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这也是拍卖行业所呈现出来的一大趋势。”李卫东表示,依靠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开拓市场将是拍卖企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所做出的不二选择。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拍卖成了拍卖行业的一个全新的服务领域。据李卫东介绍,自2010年拍卖行业网络拍卖的应用开始起步以来,经过2011年的尝试,2012年拍卖行业主导的网络拍卖活动及有关建设取得快速发展。与此同时,2012年,网络拍卖规则制定工作同步跟进。先后完成了网络拍卖规则的标准立项并起草了《网络拍卖规程(草案)》,对网络拍卖从定义到各工作环节进行全面的技术界定。
据报告预测,2013年拍卖行业面临的有利机遇和严峻挑战,将推进行业改变过去数量增长型和经营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提升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机遇和挑战还将倒逼拍卖行业加快行业经营结构的调整步伐,改变严重依赖政策类拍卖资源的业务结构模式,转而注重在市场化条件下开拓新领域业务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