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季涛
近年来,由于拍卖市场的火爆,促使许多青年艺术家在没有经过艺术品一级市场推广代理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了拍卖市场,一些代理人或者是艺术家本人,绕开画廊,直接把艺术作品送到拍卖行拍卖,通过拍卖场上知名度的传播和价格的影响来提升价位。
拍卖场中许多的事实表明,这样的方式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尤其当这种运作是由专业操盘手按照拍卖市场规律有计划进行时,价格提升的效果就很明显。如果再配合新闻媒体做些宣传,一段时间之后,社会知名度也能得以提高。我记得1996年以后,有一位当时并不很知名的画家每月都向我所任职拍卖行的小拍上送作品,几年之后,他在业内的知名度和价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后来他的画已经能够进入到知名拍卖行的春秋大拍中,价格提升了20倍以上。
2012年底前,我在主持一个年终论坛时提问的几位台上嘉宾都是画廊的经营者,在交流中,他们都谈到了2012年画廊经营普遍不太景气的事实,拍卖行对画廊的挤压也是原因之一。他们谈到:目前多数画廊不知道如何包装推广艺术家,因此造成画廊一级市场的推广效果不好。我想,这一定就是没做好的内因。
详细说来,艺术品一级市场萎靡不振也许在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最初当拍卖行出现时,画廊等艺术品门店还不成气候,画廊的小规模、小资本的投入,比起一场成百上千件拍品的拍卖会来说,是很难拿到话语权的。
其次,百姓手里有着大量各个朝代及近现代的名人字画,这些都没有经历过现当代画廊的推广包装。藏家往往就直接把自己的收藏送拍卖行。而当人们需要买画时也养成了直接去拍卖行买的习惯,画廊对文物古董的持有量有限,尤其那些只能代理当代艺术家的画廊自然就被冷落了。
此外,拍卖行公开举办的特点更能引起媒体的关注,其事先不知成交结果的神秘感能够吸引大众和新闻媒体的眼球,因此拍卖市场推广效果要远远好于画廊;
在画廊买画要讨价还价,不懂行是很难侃出合适价位的;在拍卖行竞买则是从起拍价往上争,买家事先能判断出卖家的底牌,买家不懂也可以参与,而且自己能够了解现场其他人对拍卖品的需求程度。
画廊没做好的主要内因,在于这些年来,画廊与艺术家之间的合同遵守情况一直不很好,画廊无法控制艺术家在合同外卖画,艺术家也无法了解画廊销售的真实情况,因此,互相之间缺乏信任度,合作容易夭折;而拍卖行与艺术家之间则比较简单,合同一签,底价一定,一事一结,短期效应,简单方便。
拍卖行强势的原因也许还在于:目前国内能够处于艺术品收藏的初级阶段,很多收藏者、投资者对于艺术品的水准与风格知之不多,而拍卖场上公示出的价格却容易被大家理解和关注到。因此,拍卖场上的买家们不是用艺术水准的高低来衡量艺术家及其作品,而是很容易地用画价的多少来纵向或横向地进行比较和衡量。因此,按平方尺计价,按量论价成为评价艺术作品的主要方式。同样,不懂绘画作品的人们也会把艺术家的知名度、官职、师从等作为衡量好坏的主要依据。
市场处于上述这样的初级情况下,艺术家的包装就变得简单了,只要把知名度做上去,把画价运作上去就万事大吉。而画廊对艺术家的全面推广要通过展览、学术研讨、参赛、媒体推介、销售以及拍卖等方式来进行,耗时,耗财。但是慢工出细活!这样的代理能打好艺术家未来的艺术发展和市场运作的基础。但如果画廊不懂运作或运作不利,则往往会影响画家对被代理的信心。
从拍卖业内的眼光来看,进不了拍卖场的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不是公认的价格,不具有说服力。对于那些没有进入画廊也没有进入拍卖市场的艺术家来说,自己在家里卖画的价格也得不到市场上的全面认可。因此,艺术家作品的真正市场价位不是艺术家在家里的售价,也不是画廊的牌价,因为这些价格都是私底下谈的,别人看不到,而大家容易理解和相信的所谓艺术家的市场价位是拍卖场上长期稳定的成交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