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中的润格效应
不久前,知名策展人、某艺术机构负责人贾廷峰撰文《画家之间攀比润格害人害己》,引起热议。他认为,书画作品按平尺卖是市场混乱的主要恶因。“大家都有惰性了,不去学习和研究,只靠润格高低来判断作品好坏,害了画家也害了藏家。艺术作品是精神产品,有特殊性,艺术家呕心沥血创作的作品和花了几分钟画的应酬之作的市场价值怎么能等同呢?这样下去,画家成不了大师,藏家也藏不到好画。”
贾廷峰以自己的经历告诉记者,对于那些平尺价,只可看成“仅供参考”。“如我代理的N画家,他现在的市场行情是3万元一平尺,我到他家里拿画,会首先把一道关,只代理能达到艺术要求的作品。但我并不严格按照3万元一平尺卖,同样尺幅的画,精彩程度不一样,这张我可能两万多就卖了,那一张我可能4万元以上才卖。”
记者调查发现,为了能多挣钱,很多画家都有画大画的心理,而这种心理正好迎合了藏家的需要。一位不愿具名的画店店主告诉记者,以他多年的经验来看,四尺整张的大画最好卖,小品和斗方则很难卖出。“人家要收藏,当然是名头越大越好,画越大越好。你想,如果画家的润格涨一千,那一幅八平尺的画就涨了八千,一个小品才涨多少钱?”事实的确如此,如果不是因为真正喜欢艺术,很少有藏家对小品和扇面有兴趣。
大多数当代书画名家的润格在艺术品收藏界流传着很多版本,如某美术家协会官员的润格在不同渠道就差了几万之多。炒作价格成风,也导致一些功夫相对深厚、素质较高的书画家,因其不善于包装自己而被市场低估,而一些艺术造诣较低,又善于炒作营销的书画家,市场价位却超出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搅乱了书画市场的价值标准。
眼下很多媒体煞有介事地制定“画家润格一览表”“艺术家权力榜”等,细分为艺术家自报价、市场价、拍卖价,并给出看涨、持平和看跌的建议,将艺术作品的平尺单价广泛宣传。书画作品的价格和尺幅大小与该作品的真伪、精粗并无直接关系,鱼龙混杂的交易数据汇总到一起让人摸不着头脑。
急需建立定价机制
在古代,书画如何论价(主要是艺术价值)?彭德说:“张彦远提出了书画论价的几个重要前提:一是品第,二是时代,三是作者。品第指作品的档次,由专家审定。时代分上古、中古、下古,汉、魏、三国是上古,晋与刘宋是中古,齐、梁、北魏以后是下古,隋至唐代是近代。至于作者,主要看社会影响。作者往往会成为书画论价的主要因素。宋代苏轼、明代董其昌、清代吴伟业,绘画水平一般但卖价很高,原因在于作者有名有身份有地位。苏轼是文豪,董其昌是尚书,吴伟业是诗坛盟主。”
书画作品是否不应该按平尺销售?彭德的看法比较理性:“书画作品只要进入市场就变成了商品。商品是和金钱联系在一起的,它同艺术承载的思想和道德不是一回事。商品的定价有它自身的规律,关键不在于书画能不能按尺寸定价,而是在于谁去定价、如何定价,定价的机制是否经得起推敲。如果经不起推敲,就只会蜕变为商业伎俩。”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马健则认为,在市场语境中,炒作润格有其合理的一面。“炒作无可厚非,并不会让藏界的行家和艺术界同行高看一眼,况且炒作也需要付出代价。书画的价格并不是由某一方定出来的,无论画家、画廊、藏家或者炒家都很难单方面地为艺术品定价。只有书画得到市场认可,经过买家和卖家的讨价还价,顺利成交,我们才能视为真实的售价。标价不是售价,你想标多高都成。”马健说。
马健所说的“代价”是画家对自己人格和艺术的戕害。伎俩低级的炒作和毫无道理可言的攀比,让不断翻新的润格记录着中国艺术市场的乱局与曲折发展,同时也丈量着当今艺术家的信誉和人格。“现在的画家坐在一起聊,基本不谈艺术,谈的都是某某画家的润格又涨了多少,谁的画在哪里拍出了多少钱,谁在哪里办了个展览,卖了多少画。”贾廷峰说,一些画家如果发现有同行的润格涨了,自己就马上涨。“有画家一年涨价很多次,今天两万,明天三万,后天五万,根本没有艺术道德。”
近年来,作为商品的美术作品由谁定价的讨论莫衷一是,和被权力寻租相比,由市场决定价格还是目前的最优途径。规范市场秩序,提倡人品艺品,提高普通观众、收藏者的辨识能力是当前可行也最亟需采取的办法。而在画廊、收藏家、拍卖行、艺术媒体、批评家的共同作用面前,贾廷峰的建议更适合普通收藏者:“市场上假画、行画太多了,藏家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多学习,多判断,就可以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冲着热爱去收藏比冲着投资收藏,风险要小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