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典范才是艺术市场王道
5月2日,苏富比的一场被业内人士视为“10年来最重要的拍卖会”在纽约拉开帷幕。此次拍卖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爱德华·蒙克的《呐喊》。这幅世界艺术史上的公认杰作,最终被一位通过电话委托竞拍的匿名投标者以1.19亿美元拍得。《呐喊》不仅超越了两年前毕加索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拍得1.06亿美元),创下单幅画作拍卖价格的最高纪录。除此,还有2月塞尚《玩牌者》以2.5亿美元,创造了单件艺术品成交价的世界纪录。5月8日的晚间拍卖中,马克·罗斯科的作品《橙色,红色,黄色》以8690万美元成交,成为全球有史以来成交价最高的一件二战后当代艺术拍品。5月9日,苏富比拍卖罗伊·里奇登斯坦名作《酣睡的女郎》拍出了4488.2万美元,刷新了这幅创作于1960年的画作的拍卖纪录。对于如此天价频出的当今艺术市场,要如何看待世界艺术品市场与中国艺术品市场发生的一些现象呢?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研究员认为,世界艺术品市场正处于深刻地分化中,关注经典与典范是艺术品市场的王道。
世界艺术品市场正处于深刻地分化中
西沐表示,进入2012以来,世界艺术品市场的走势表现出“逆”全球经济市场而动的态势,高价频出,可谓是迎来了超高价时代。艺术品市场的走势与大的经济市场的关联问题,又成为人们的一个关注点,但艺术品市场还是无法脱离交易市场供求关系的一般规律,艺术品市场与其他商品市场不同,不能根据成本估算定价,通过市场交易定价也正能反映出艺术品市场的一些特殊性。
近期,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总有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这恰恰反映出了艺术品市场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在拍卖市场“欠收”的示范带动下,市场的大走势给人们的直观感受就是不乐观,而国际艺术品市场在金融危机后,特别是尚处于债务危机的欧美艺术品市场在大环境不断积压的过程中,似乎产生了积压效应,市场似乎反而被激发,世界近来不断在各大拍卖市场中拍出的天价,让人更是大跌眼镜,很多人不约而同地发问,世界艺术品市场怎么了?西沐告诉记者,事实上,世界艺术品市场正处于深刻地变化与分化之中,而这种分化要比我们观察到的,或者是认识到的严峻与深刻地多。突出表现在:追逐经典与典范及关注新生力量,正在成为市场的一种主导力量;市场的多中心、多极化格局正在使市场聚焦的力量沿着文化认同的大背景而不断地区域化;市场国际化与热点区域化正在大行其道成为市场的一个重要看点。更为关键的是,大环境越不稳定就越加强化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分化趋势。
市场更多地对经典与典范的“恒久性”有了认知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认识未知世界及标识自身存在的两个重要而又切实的通道与方式,而科学与艺术的本质是创造,追求的是一种至高至上的完美。”西沐说,无论是在科学领域还是艺术领域,经典与典范都是一种创造与完美的符号与标识,人们相信经典与典范的价值不单是闪耀着人性之光,更涵括着自然与社会的内在规律,这是经典与典范之价值的恒久的内在结构与支撑。
由此可见,在艺术品市场中人们追逐经典与典范,首先可以看作是人们对文化艺术恒久价值的一种认知与发现,这是时间带给人们的智慧。经典与典范让更多的人体悟到,时间会在艺术价值的不断发现过程中,给人们带来价值的增长。特别是在大环境不稳定,观望甚至是恐慌情绪增加的时候,对经典与典范恒久价值的认知与追捧,既可以看作是一种价值认知行为,更可以看作是一种价值投资的避险行为。
至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单单是在中国,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上,经典与典范大行其道的原因了,因为我们一旦理性地顺着价值发现维度溯源就可发现,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价值架构的源头,经典与典范是基石,是收藏与投资的王道与标示。”西沐说到。
经典与典范的示范带动性会不断发酵
西沐指出,在市场充满不稳定性的混战中,经典与典范的旗帜高举着,给市场以力量、给市场以信心,更给市场以动力,让更多地人认识到市场价值投资的重要性,认识到价值只有经典与典范中才会产生恒久的价值。西沐举例说,“市场明星如风,夏天可使你凉爽,但冬天也会让你寒风刺骨,但唯独你不能让它留下来,一吹而过,像一个幻影。”
今天经典与典范的崛起,是在用一个平常的市场故事,讲述一个伟大而又深奥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今天聚焦经典与典范,目的是关照与启发更好地关注与发现新的经典与典范。西沐认为,在当下的状况下,虽然这项工作难有结果与成效,但我们必须要有会发现的眼睛。与关注经典与典范这一趋势的发展相对应,其实一点也没有影响人们对当代存世艺术家的发现与挖掘:期待新经典与关注新经典的热情已经被点燃。要相信,新生力量正在积聚力量,将会大行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