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私人银行的艺术品投资之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0-24 17:37:00 | 文章来源: 当代金融家

国内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业务应有本土特色

国外的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业务已经发展成为相当成熟与完善的艺术银行,这对于近几年才兴起的国内私人银行,只能是望其项背。诚然,国外成熟的艺术银行,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但是,国内的私人银行艺术品业务拓展一定要有本土化的特点,单凭概念的炒作只能是一时的噱头。如何完善实质性的内容,并长足发展,还是要有更符合自身特点的路径选择。

首先,客户的培育、定位与细分。国外原始资本积累所用的时间要几倍于国内,除了新富人群,国外资本财富的传承往往已经过了几代人。而国内的富裕阶层基本都是改革开放后通过自主创业才成长起来的,他们虽有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的需求,但大都缺乏对艺术品鉴赏的眼力和经验。这就需要私人银行充分整合资源,加强与艺术品专业经营机构的合作,通过艺术品鉴赏咨询服务,帮助客户提升对艺术品的品鉴水平和投资技巧。而客户的定位与细分则是要求私人银行充分研究客户对艺术品投资的兴趣点,分清楚客户是热爱艺术的收藏家,还是追求利润的投资者,然后再根据客户的兴趣点,有的放矢,提供专业精致的服务,设计不同的产品,包括为收藏家式的客户提供收藏品渠道资源,指导客户参与艺术品竞拍交易,代客户购买艺术品,为投资者型的客户遴选艺术品,提供艺术展览、艺术讲座等特色服务。

其次,艺术品投资是一种文化消费,在资产配置中属于高端附加服务,无论是消费初衷还是运作模式,都不同于纯粹的金融投资,而艺术品的价值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显现,所以从事艺术品投资需要耐得住寂寞,将投资重点放在艺术品的未来价值上。不是单纯追求相对量的增长,而是要求绝对量的增加。银行要做的是不断地明确和完善艺术品服务的方向和策略,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同时,提高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从业人员的能力,打造合格的复合型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专家,强化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水平,避免因为业务“外包”而产生的风险,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掌控力。

再次,制约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来源于艺术品市场的不确定性,艺术品的真伪鉴定以及价值评估上。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艺术品投资,都具有商品属性,最终还是要和货币画上等号。由于艺术品的估价缺乏客观的工具和参照,在进行艺术品投资产品设计时面临初始定价难题。这时构建艺术品量化估值定价体系和风险控制系统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构建艺术品量化估值定价体系,利用计量经济模型与现代统计方法对艺术品的价格、投资回报率等进行评估。如能将此体系构建成功并不断完善,私人银行和投资者对艺术品投资理财产品在投资的时机、价格选择上将会有更大的把握,这对于私人银行设计高质量的艺术品投资产品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在私人银行充分熟悉艺术品市场后,也可着眼于被低估的未来有价值增长空间的艺术作品,尝试以其自有资本购买和投资艺术品。大型金融机构和投资资本的介入,也可影响艺术品的价值和客户的买卖行为。尝试建立艺术家培育资助基金,也可对艺术品行业和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总而言之,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业务发展的道路还很长,如何在服务客户、创造利润、控制风险和推动艺术品投资发展之中找到平衡,是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领域必须要攻克的难题。

小资料

国外的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业务开展得比较早,发展至今已经趋于成熟。例如,瑞士银行的私人银行艺术投资业务——艺术银行,其核心客户服务业务已经涵盖了艺术品研究、收购与销售等方面,而对于艺术品投资的服务已经细化到艺术品鉴定估价、安保运输、收藏策略、代买代卖等方面。同时,瑞士银行不仅为客户提供艺术资本参与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历史要久于国内,但却鲜有将艺术品变身为理财产品公开发行的。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