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艺术品基金发行的艰难呈现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17 17:59:57 | 文章来源: 东方网

据《理财一周报》,《理财一周报》在报道中发布了国内第一份艺术品投资基金半年报:2011年中国艺术品投资基金计划总募集33.86亿元,上半年实际募集到位12.15亿元。对于艺术品投资基金而言,12亿元是一个值得称道的数据,... 资深艺术品投资研究专家 冯云国

据《理财一周报》,《理财一周报》在报道中发布了国内第一份艺术品投资基金半年报:2011年中国艺术品投资基金计划总募集33.86亿元,上半年实际募集到位12.15亿元。对于艺术品投资基金而言,12亿元是一个值得称道的数据,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几年前就有人说2006年是中国艺术品投资基金元年,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我们不时在媒体上看到艺术品投资基金发行募集的消息,但根据我长时间的观察,艺术品投资基金并不像媒体报道的那样风光,大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募集到位的基金更是凤毛麟角。据我了解,中国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品投资基金落实到实处是2010年。

为什么中国艺术品投资基金千呼万唤始出来呢?根本的原因还是投资人对投资对象艺术品认识不够,对这种投资方式风险了解不多。艺术品作为高端另类的投资品,面对的投资者不是一般的投资人,他们对风险、收益的要求更高,在不了解清楚的情况下不会贸然行动。几年来艺术品投资基金跃跃欲试,各种观念、想法相互碰撞,各种模式纷纷尝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艺术品投资基金的思想启蒙。

12亿元占上半年拍卖总成交额不到5%,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几百亿元的体量相比,与其他类别基金几百亿、几千亿元规模相比,无论从哪个方面比较,这样的规模还很小。我们也因此感觉到,中国艺术品投资基金募集实在太难了。既然艺术品是一项较理想的投资品,为什么基金发行又如此之难,实在令人费解。中国艺术品投资基金发行难,到底“难”在哪里?

一是,难在没有实实在在的业绩。艺术品收藏是一个古老的行当,而艺术品投资则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事,艺术品投资基金更是一个新鲜事物。基金本质上是一种信托责任,投资人和管理人之间要建立起信托关系,要基于对管理人的信任。管理人的过往投资业绩是基金发行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而这一点恰好是很多艺术品投资基金管理人所缺乏的。由于没有投资业绩做支撑,所以,这些人的市场号召力有限。投资人面对这些基金发起人的时候,自然要考虑他们有没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资金,而判断只能来源于他们是否有业绩。

二是,难在没有踏踏实实的团队。市场不缺少投资人,不缺少艺术人才,也不缺少艺术经营人才,但懂得投资之道,懂得艺术之美,能把两者完美结合起来的人才少之又少。现在很多艺术品投资基金发起人,要么是纯投资出身,要么是纯艺术出身,虽然有的人经营过画廊,这个边是沾得很近,但经营画廊和管理基金还是有本质区别。之前好几个基金在募集材料上列出一大串顾问名单,很明显都是不起实际作用的,都有用来装点门面的嫌疑。想依靠外来的脑力赢得投资人的信任,有点过于天真。汇聚财经、投资、艺术等方面专才的实实在在干事的团队才可能赢得投资人信任。

三是,难在没有扎扎实实的研究。万丈高楼平地起,艺术品投资基金管理要有扎扎实实的研究做基础,这是投资的需要。具体来说,基金管理人要具有两方面的研究能力,一方面是行业研究能力,即艺术品行业发展规律、发展趋势、艺术品投资与宏观经济关系,等等;另一方面是艺术家、流派和艺术品类别的研究,尤其是具体作品如真伪性、传承关系的研究。当前,市场对艺术品投资领域的研究能力很薄弱,要么就是纯粹拍卖成交信息的收集整理,要么是对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缺乏具有前瞻性、预测性的研究。研究不够深入,水平不高,面对投资人的疑虑,无法从理论上给予合理解释。很多基金发起资料上引用的资料都缺乏系统性、权威性,可能对市场的分析让人怦然心动,对基金收益前景的描述让人热血沸腾,但一旦冷静下来仍难以令人信服,所以,基金最后发行都未获得成功。(艺术品投资研究专家冯云国)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