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宋高宗手书瘦金体古币珍品亮相国拍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2-28 16:26:57 | 文章来源: 上海商报

3月5日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将举办2011年春第一场艺术品常规拍卖会,共有书画、钱币、杂件等700余项。书画的情况大致与去年相似,以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如胡振郎、罗步臻的山水立轴,任政、周慧珺、高式熊的书法等等,有些高式熊的书法还附有作者挥毫时的照片,可保真品无疑。

旧字画中有陈嵩庆的书法立轴一件,原装旧裱。陈字复庵,号荔峰,杭州人,嘉庆六年翰林,官吏部侍郎,工书法,作品流传不多。

钱币拍品的内容比较丰富,有不少是全品相的二版三版人民币,正是目前市场上热销的产品,还有民国时期送礼专用的恒孚号必保如意银元宝,云南唐继尧的五元、十元金币,均以不到市场价的一半起拍。古钱币中有二千五百年前的楚国金币及青铜布币,有一种小布二枚相连,俗称“连布”,十分稀少。又有赵国的圆足布,王莽时代的金错刀,因造型别致存世稀少而受泉界重视。还有如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永通泉货,前蜀王建的永平元宝,虽然品相不佳,但存世均罕。永通泉货为李璟铸于显德五年(958),李璟即李后主之父,同样擅长诗词。当时周世宗柴荣率军南征,江淮告急,为措筹军费,李璟听从钟谟建议,铸行了永通泉货当十大钱,但铸量有限,今已难得一见了。

这次钱币拍品中最珍贵的莫过于南宋高宗的绍兴通宝旋读折十大钱了,此钱文仿瘦金体,一说即高宗手书,今存世量在6枚左右,解放前四川籍的大藏家罗伯昭先生曾经化了一根大条(十两黄金)买得一枚,1956年捐赠给国家博物馆,罗氏为人厚道,在钱币界有口皆碑,人已仙逝而高风长存,至今令人钦佩。 (余家邦)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