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 0.7%的盐
此作品是一部长为八分多钟的录像作品,演员是“艳照门”事件中的阿娇(钟欣桐),她在作品中演出了一个从微笑到流泪的过程,表情的微妙变化是此次演出的核心部分。
艺术家自述:我想找到一种东西,很简单,但是看似又有很多“表现方式”(每个观众或道听途说者都贡献了自己的“方式”),于是它在人们的心目中变得很复杂。哭和不哭,都会带来无穷的怀疑,我尊重这种怀疑的权利,但是更尊重怀疑之后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疑心病一样得出某个判决。抛弃我们熟悉的思维方式,用另外一种眼光观察一个事物固然很好,但我们还可以试着站在更多的角度来观察。现在看来,大家对这件作品的反应看来并没有预想的那么糟糕,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件“安迪•沃霍尔式”的作品,或是一件针对“具体事件”的作品。这是值得大家庆幸的,让我们看到了“民主”的观察。
鲍栋:蒋志巧妙地利用明星及传媒事件,但避免了简单的政治性正确的陷阱,而使作品自身获得了注意力及意义的弹性。
杜曦云:让一个公众形象与私密生活发生强烈冲突的大众文化偶像,再次通过媒体渠道来迅速产生笑与哭的表情,“真实”与“虚假”经过媒体的多次不同定性,越来越难以辨析。在质疑传媒世界的真实性时,作者的形而上思索与一个具体而灼热的社会契机巧妙地结合起来。
康学儒:阿娇流的不是泪,而是盐。所以,只要扯上阿娇,就有说不完的事。但我感兴趣的是:首先,为什么我们特别渴望看到阿娇流泪?其次,阿娇流的泪和死难者家属、上访者、恋人流的0.7%的盐一样吗?再次,面对着勃起的镜头,阿娇是自然而然的流泪还是假装自然的表演?
盛葳:这既是一件关于社会事件的作品,也是一件关于人性和精神的作品。“0.7%的盐”通过对微妙细节变化的把握,将艺术家强烈的主体性植入其中。相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中诸多直白的社会阐释型作品,蒋志“0.7%的盐”体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感受性。
王春辰:人的感知变化过程同样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以阿娇这样的争议人物入镜,显然意味着双重的戏剧性。
于洋: 这是一件难以归类的作品,它既掺杂着新闻噱头、八卦意识和明星效应,又在厅堂展示的当代艺术场域中让观者陷入沉思。这件作品的力量在于通过一组奇妙表情的展现,混淆了人们对于一个娱乐事件的关注与艺术本体性的创造,表演主角的选择看似具有偶然性,看客们可以从中各取所需,出入于社会伦理的品评、娱乐新闻的视角,甚至仅仅对于一个美貌女郎的视觉消费。正如作品题目所提示的,这段十几分钟的影像,最为直观地建构了对于“表演”的反思,表演可以是纯粹的剧本再现,也可以是带有策略性的炒作表象,因此,一切围绕“表演”的批判、同情乃至揭露,都显得苍白无力。人类一表演,上帝就发笑。
朱小钧:对于哭泣者周围的人来说,眼泪的含义是强烈而真实的感情。这种纯粹精准的表达了作品需要的效果。
蒋志 0.7%的盐
蒋志 0.7%的盐
蒋志 0.7%的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