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这种以写实绘画方式的考试是不是在相当长的时间还是我们中国的美术高考的主要形式呢?
苏老师:应该是,我觉得有可能会有一些院校先突破,因为现实很多问题就在那里摆着,要是不突破的话可能会遭遇很多的问题。包括思考的方式和觉悟,就是觉得这个东西花了那么大的精力以后并没有很大的用处。他可能会产生一些思路,有了这思路之后,他有可能会去告戒他的下一代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
艺术中国:你认为这种写实绘画的训练和后来在专业设计上有什么联系吗?
苏老师:有联系的,但不是根本的,我觉得联系是越来越薄弱了,我们看到西方这些院校的专业老师的写实能力肯定不如中国的,差的挺多的,但是他们的设计能力是非常出色的,因为设计的本质和写实真的是没有什么关系,设计所创造的东西并不是一个自然物。那么自然物里面它遵循的是机器的特点,还有就是和人之间的情感传达方式,这种方式他可能是一种关系,非常良好的一种关系,和表面的形式并没有关系的那种,比如说用起来好用,哪个人很关照他就觉得那个东西很漂亮,并不是这个东西像个什么才觉得漂亮,像个鸟才漂亮,像个苍蝇就不漂亮,这个我是觉得没有任何联系的。
艺术中国:那就是说国内的这些院校没有率先的去打破这种考试传统?
苏老师:这个很困难的,因为有觉悟的人肯定是有的,但是受到限制。因为破掉了一个旧的规矩之后就会出现一大堆的问题的,会遭到很多人的指责,可能是因为观点不一样,就会被批评。但我觉得打破这种规则的可能倒不是在那些一流的院校,倒有可能在一些比较民间化的教育机构。就像当年的包浩斯一样,今年是包浩斯的九十周年的纪念日,然后包浩斯公布很多的文献,我们去看看他,他这个学校当年的状况是颠簸起伏的,这个过程中各种争执各种变革,然后有些地方反过来复辟的也有;他就实验性很强,为什么啊,因为他没有一个很严格的框架,因为框架是一个传统也是一种束缚,你想突破这个很传统的东西就会很困难的。所以,我想呢,这个东西可能也不是我们的责任,他是一个很年轻的机制,它没有任何框架,便会产生自己的一些东西,最根本的东西是在实践里能得到检验的。其实有了这种突破以后,那么在这种教育下的人他出来后会是怎么样的,这个是需要长期的反馈。但在理论的推导方面他会率先出来,有些东西我们完全是可以推出来的,我觉得现在这个善于思考的年代对这个东西来说是不难的;难的就是在时间过程中的一种显示,就是到底是良性的还是有问题的。
艺术中国:现在对美术高考的扩招使很多不喜欢美术的人也走上这条路,你是什么看待这个事情的?
苏老师:我觉得要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也没有什么不好的,现在国家的就业困难还推出别的举措来解决就业呢,那么在社会上很多人首先希望得到高等教育,这个对国家没什么不好的。我觉得这个人也许不适合学这个,但是至少能通过这个方式,使他进到了一个高等教育的一个环境里面能改变他的素质,至于将来培养出来了到底是不是能做,我觉得至少有一部分人做得是非常好的这就行了,但并不一定将来还是做这个,我认为这个是很自由的。中国的这种教育体制和我们目前的家庭承受能力和个人的这种期待力已经不是八十年代或七十年代末那个阶段统招统分的状况了。
艺术中国:还有就是现在的孩子学艺术家庭的负担比较重,那你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苏老师:这个是跟当前的考试制度是有点关系的,因为每个学校单独命题。所以是不是在将来能够有些院校的成绩可以互相认证。
艺术中国:那现在这个联考是不是有这个意思呢?
苏老师:联考又有点过,因为社会上的院校实际是有等级的,不同的学校他的培养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如有的培养研究型的,有的是培养应用型的,有的是普通教育,有的是职业教育,就是专业教育。那么通考你能解决这几大类院校的需求吗?是不可能的。我觉得是应该通过一种自发的一种状态,比如有的学校形成联盟,就是他们的主张是基本一样的,可以互相认;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达成这样,但是这个可能也会遭遇到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些问题,因为这种互相的妥协性估计很小,就是在集团和集团之间的妥协性很小,我们不太愿意去考虑一些公共的,对大家都有帮助的问题,这是我们这种文化所形成的现象。比如公共修一条路的话可能对每家都有利,但可能这条路永远就修不起来,这是中国很普遍的现象;假如出现一个强硬的机构就给你修这么一条路,那可能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但如果这几家去商量,那可能永远不统一;因为有些人说我不需要这条路,我近;而有的人说我很远,我需要这条路,但是我不愿意拿一样的钱或者是我不愿意多拿钱,这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了。联考考试包括由哪些机构来决定的,可能他的层次和能力会和一流的院校有较大的差距;很多好的院校不愿意接受这种形式,我想是有这些原因的。
艺术中国:那像中央美院和清华美院都参与联考吗?
苏老师:不参与的,但是有些地方他有政策需要去参与联考,然后取得了这个资格才能继续来报考,我觉得这又增加了考生的压力,实际是不可行的。
艺术中国:那你认为这几年的艺术高考的趋势是怎样的一个状况?
苏老师:我觉得会比较平缓的,甚至趋于下降,原来在社会上是有很多这方面的职位空缺,包括做个体也能做得不错。但慢慢的随着国家建设的低潮,逐步的走向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然后很多问题会慢慢的解决了,需求量便会减少。另外这个时候市场便会调节,调节人的心态,没什么太多的机会了,有可能就少了。
艺术中国:那像学音乐就需要学很多年,而学美术在短时间就能学会,而且基本就能达到上大学的标准,这样的话大家对美术的标准就会产生质疑吧?
苏老师:这里边如果和音乐比我觉得是需要去思考的,为什么音乐是那样,美术会是这样;差的东西是不是就容易分解,因为音乐的技能是很重要的,你看一遍没有用,知道了也没有用,而是需要把他表达出来,而且这过程中好与坏肯定是有差异的,必须要注入情感,需要在过程中来感受的,而并不是能呈现在纸面上的,那个时候可能对个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且那种东西你要是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就根本变不成那样的;这个可能是它本质的区别了。美术如果是达到及格线的话很可能是通过这个分解,借助与照相技术各种新媒体的东西来掌握一些技巧,变成口诀,色彩和素描都可以去变成口诀去训练。
艺术中国:你对现在目前这些考生想报考美院的学生有什么忠告?
苏老师:考美术学院首先就是对自己将来一定要有期望,要有一种责任。因为这个学校他培养的人在将来还是要解决一些大问题和重要的问题,即使是技术的也是一些关键的问题。这个就和其他的学科不一样。所以对待艺术就要有对以后的一种认识和要求,往往有这种想法的人,不管他进来的时候成绩怎样,但将来一定是很不错的。作为这个学校的老师我只是谈了一些个人的认识,就是不能只想到了进来,而要想到进来以后的前景。
艺术中国: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
苏老师:不客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