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推介 >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全国美展:中国画越来越“大”越来越“工”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2-24 17:10:23 | 文章来源: 央视网

 

 

正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全国美展中国画展,体现了近5年中国画主流创作的成绩,题材广泛,不乏佳作。同时也引起热议,话题之一就是如何用当今的眼光来看“工笔大画”。

记者日前采访了美术评论家、《书与画》杂志学术编审舒士俊。他说:“全国美展已大致形成了一种风格模式,几乎是工笔大画一统天下,写意画明显衰退。” 

“以大取胜”未必耐看

走进展馆给人的第一直感是“画大”。翻开画册随手拈来,《雪域天使》2米乘2.1米,《和谐的家园》2.5米乘1.93米,《工棚》2.4米乘2.7米,《雪狼突击队》2.5米乘2.3米……均在2米左右,《扎西平措和阿爸阿妈》竟是2.1米乘4.3米。

舒士俊说:“5年前中国画展也展出许多令人目不暇接的大画,这次乍一看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仔细辨别有所不同,因为又一批新人涌现出来了。”中国画越画越大,像一堵大屏风。“大”,很大程度上适应展览效果,有张力、有视觉冲击,但没有从画自身体现的力量来感动人这一角度考虑。许多经典之作都是小尺幅,宋代纨扇仅1尺,现是国宝;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虽是手卷,却影响了整个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画越画越大与评审有关,面对千万幅作品,要吸引评委,给予醒目的印象,只有“大”。其实有些题材只适合做小品,“大”了未必精到,反而大而无当,不耐看、少滋味了。

细磨细描,写意无存

又一印象是“吃功夫”。不少作品刻意的“细描”,只注重场景结构描画,中国画传统的线、点、皴、擦、染等技法荡然无存。如一件作品中把无名高地细细的草,画满约4平方米的纸;又如不少画作的花鸟,根根羽毛历历在目;再如,有幅描绘检阅的场面,五百个一模一样的人布满画面,让人叹为观止。

舒士俊说:“这对中国画的发展生态来说,显得有点失衡。写意画在当代衰退是不争的事实。但写意精神是中国画的灵魂。高层次的工笔画必蕴含写意,浅层次的工笔才停留在表现形貌结构、体现广度上。简约、空灵是最难的,要草草几笔抓住观者的心,需要很深的功底。全国美展有韵味深度,经得起品的中国画作品还是太少了。大展没能评出金奖,也在情理之中。”

画风相近,与市场脱节

由于五年一届的美术大展一直是主流创作占重要地位,画风相近也是其中的一个不足。舒士俊说:“我看到有的画家兴致勃勃赶去观展,但没看多久就离开了。对他们来说,表现韵味和个性的作品太少了。这也是为什么全国美展虽然新人不断涌现,却也有颇有名气的画家不屑参与的原因所在。全国性大展不仅要让人看‘热闹’,还应有学术探讨。美术学术探讨在上海是个弱项,这与文化大都市的形象是不相称的。”

有位浙江收藏家曾对舒士俊说,大尺幅画不可能进入家庭,展出后只好进库房睡觉,因此没有收藏兴趣。他说:“大展与市场、收藏界有所脱节,因此全国性主流大展怎么与学术和市场结合,还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第11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上海揭幕
· 第11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设计展深圳开幕
· 第11届全国美展版画展南京开幕
· 第11届全国美展油画展9月26日武汉开幕
· 第11届全国美展水彩·粉画展26日盘锦开幕